【摘要】:研究背景: 抗体药物是当前药物研发的重点领域。作为一种重组蛋白,抗体药物在生产、运输、储存以及体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降解;其中脱酰胺和异构化作用是两种最常见的化学降解方式,影响抗体稳定性、生物学活性及生物利用度。提高抗体药物稳定性对抗体成药性至关重要。除提高稳定性外,优化抗体效应功能也是增强抗体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治疗性抗体虽然具有很强的靶向性,但是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有限,尤其是对于实体瘤的治疗。细胞毒性药物虽然对癌细胞具备很强的杀伤效力,但是缺乏靶向性,常常误伤正常细胞,从而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抗体-小分子药物偶联物(ADC)利用抗体作为载体将细胞毒性药物送至靶部位,并通过细胞内吞效应进入溶酶体,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从而达到专一性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将抗体高特异性和细胞毒性药物高毒性有机结合的ADC药物成为提高抗体效应功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Genentech公司的单抗药物Herceptin是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抗体药物,2014年全球销售额达68亿美元。该药物由于稳定性等因素选择了冻干制剂。研究显示,Herceptin抗体可变区潜在的脱酰胺效应、异构化效应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保持抗体Herceptin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其稳定性,优化、筛选新的靶向HER2候选抗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抗体-小分子药物偶联物,比较不同抗体、小分子药物以及偶联方式对ADC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的ADC药物开发奠定基础。研究方法 借助计算机分子模拟及合理设计技术分析、确定Herceptin抗体可变区脱酰胺和异构化热点及优化突变策略;利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突变Herceptin(T-m Ab1)抗体可变区两个脱酰胺和异构化的降解热点LC-CDR1-Asn30、HC-CDR3-Asp102;通过真核表达、亲和纯化获得突变体T-m Ab2;经质谱、肽图对突变位点进行鉴定后,利用液相、CE-SDS、ic IEF等对T-m Ab2的理化性质进行全面分析,通过SEC、IEC、肽图质谱等方法比对研究T-m Ab2与母本抗体T-m Ab1在不同p H条件下的长期、加速及高温稳定性;利用FACS、ELISA、体外细胞实验及体内抑瘤实验对抗体T-m Ab2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进一步通过体外结合活性实验及细胞杀伤实验对T-m Ab1、T-m Ab2以及T-m Ab3(我室从头设计制备的一株与T-m Ab1作用表位相同的抗体)与毒素分子DM1、MMAE偶联形成的ADC进行生物学活性对比研究。研究结果 1、通过距离几何学、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借助搭建的抗体T-m Ab1与抗原HER2胞外区作用复合物结构,合理判定了二者相互识别的关键区域;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对接技术对于抗体T-m Ab1轻链可变区潜在脱酰胺位点(LC-CDR1-Asn30)和重链可变区潜在的异构化热点(HC-CDR3-Asp102)进行合理优化突变,搭建新抗体T-m Ab2空间结构及其与HER2胞外区相互作用复合物结构。T-m Ab1和T-m Ab2与HER2相互作用模式理论预测结果表明:与T-m Ab1相比,T-m Ab2的稳定性提高,但与HER2的结合活性有所下降。2、质谱、肽图等研究结果显示,在T-m Ab2抗体中,降解热点LC-CDR1-Asn30、HC-CDR3-Asp102被成功突变为LC-CDR1-Gln30和HC-CDR3-Glu102;抗体理化性质分析显示,T-m Ab2与T-m Ab1具有相似的多聚体水平、相同的等电点,但是T-m Ab2的电荷变异体水平要明显低于T-m Ab1。3、FACS、ELISA等体外结合活性实验结果表明,T-m Ab2能够特异地识别HER2抗原,但其结合活性要弱于T-m Ab1(约3倍);Biacore亲和力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抗体T-m Ab2亲和力弱于母本抗体T-m Ab1(4.7 n M vs 1.0n M),两者结合HER2抗原的结合速度相近,但是解离速度比T-m Ab1快大约5倍。T-m Ab2在体外细胞模型中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但其抑制活性略弱于T-m Ab1;在体内移植瘤动物模型实验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Herceptin#174;、T-m Ab1以及T-m Ab2均有明显的抑瘤活性,且三者的抑瘤活性没有明显差异。4、在长期稳定性(4℃)和加速稳定性(25℃)研究中,p H 5.1、6.0和6.3条件下,T-m Ab1和T-m Ab2的稳定性基本一致。在40℃高温、不同p H条件下,T-m Ab1和T-m Ab2的多聚体水平也无明显差异,但是二者的电荷变异体有显著的差异。p H6.0和6.3条件下,抗体T-m Ab1可以检测到明显的由LC-CDR1-Asn30脱酰胺引起的酸性变异体(AP2),且随着p H的增加AP2的含量也明显增加;而T-m Ab2抗体则没有检测到酸性变异体(AP2)。T-m Ab1和T-m Ab2中均只有在p H 5.1条件下可检测到酸性变异体AP1(由抗体Fc段VSNK序列中的N,在酸性条件下脱酰胺产生),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T-m Ab1中,可以检测到明显的由HC-CDR3-Asp102异构化产生的碱性变异体(BP1),且随着p H的降低BP1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在T-m Ab2中未检测到明显的BP1变异体。并且,与T-m Ab1相比,T-m Ab2在抗体可变区进行的氨基酸突变没有引入新的翻译后修饰。5、在乳腺癌细胞系SKBR3中,母本抗体T-m Ab1偶联毒素分子DM1后结合活性无明显变化,但偶联毒素分子MMAE后结合活性略有下降;抗体T-m Ab2和T-m Ab3偶联毒素分子DM1和MMAE后,结合活性无明显变化。而在胃癌细胞系N87中,T-m Ab1、T-m Ab2和T-m Ab3分别与两种毒素分子偶联后,结合活性均有下降,其中T-m Ab1下降最为明显。T-m Ab1-DM1、T-m Ab2-DM1和T-m Ab3-DM1三种ADC可明显杀伤肿瘤细胞SKOV3和SKBR3,其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且均要明显高于对胃癌细胞N87的杀伤;T-m Ab1-MMAE、T-m Ab2-MMAE和T-m Ab3-MMAE三种ADC对SKOV3和SKBR3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杀伤活性无明显区别;而三种ADC抗体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要明显高于SKOV3和SKBR3。在SKOV3和SKBR3中,同一抗体偶联不同毒素对细胞的杀伤无明显差异;但在胃癌细胞N87中,抗体T-m Ab1、T-m Ab2、T-m Ab3偶联MMAE形成的ADC的杀伤活性要明显高于其偶联DM1形成的ADC,分别高约12倍、42倍和28倍。结论: 1、Herceptin的脱酰胺和异构化的两个降解热点突变后,其稳定性明显得到了提高,虽然其体外结合活性略有下降,但是不影响其体内的抑瘤活性。2、抗体与DM1、MMAE等小分子偶联形成的ADC细胞毒作用具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三种抗体与DM1偶联的ADC对SKOV3、SKBR3细胞的杀伤作用要强于N87细胞;而与MMAE偶联的ADC对N87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对SKOV3及SKBR3细胞。并且,在胃癌细胞N87中,抗体偶联MMAE形成的ADC的杀伤活性要明显高于其偶联DM1形成的ADC。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借助计算机虚拟筛选提高抗体稳定性的潜在策略。基于该策略,以靶向HER2抗体Herceptin为模型,筛选获得一个稳定性提高、保持母本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新抗体T-m Ab2。抗体稳定性提高有利于其保存。本研究还系统评价了不同毒素分子偶联对抗体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提示,抗体-小分子偶联物(ADC)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丽英,孙苗,陈建军,梁卫平,陈常庆,苏成芝;金属螯合四肽与其单克隆抗体可变区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的计算机模拟[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年03期
2 陈宇;杨静;李新颖;周婷婷;林周;罗龙龙;乔春霞;吕明;黎燕;沈倍奋;冯健男;;抗体可变区稳定性评价及其初步应用[J];军事医学;2014年05期
3 解志刚,郭 宁,施 明,冯健男,孙瑛勋,于 鸣,沈倍奋;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2年03期
4 李鹏;刘凤权;杨慧;赵丽;李霞;;锌螯合物抗体可变区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重组抗体的三维模建[J];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01期
5 吴翰桂,颜丹峰;单链抗体可变区的构建与应用[J];台州师专学报;1995年06期
6 毛春生,宋宏彬,王海涛;基因工程二硫键抗体[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8年06期
7 晁阳;包玉胜;;治疗性抗体糖基化研究进展及应用[J];山东化工;2013年10期
8 杨丽娟;侯颖春;白玉杰;药立波;苏成芝;;抗胃癌单链抗体可变区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模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1期
9 王颖;半-人/半-猴抗体进入人体试验[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2期
10 杨洞庭;宋淑亮;吉爱国;;核心岩藻糖基化控制在治疗性抗体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海;黄健;林天歆;许可慰;郭正辉;江春;韩金利;;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人源Fab抗体可变区基因的筛选与鉴定[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丽英;抗金属螯合四肽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构建和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2 杨跃梅;靶向HER2抗体稳定性改造及功能优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3 沈笛颖;人鼠嵌合型抗人CD19抗体Hm2E8b的研制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常宏;基于人抗体可变区框架结构和拮抗肽设计新型TNF-α人源小分子拮抗剂[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秦卫松;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立体结构信息设计新型TNF-α拮抗分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魏化伟;基于抗原抗体立体结构的功能表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宇;抗体可变区稳定性评价模式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2 杨娟;抗CD45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潘文彬;虾致敏原刺激下人B淋巴细胞制备及IgE基因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4 王长军;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分析及其噬菌体配体肽的筛选和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
本文编号:
2541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54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