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常见眼底血管病,主要由于视网膜血液循环异常造成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引发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一系列眼底病理性改变。该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发病急、视力损害严重,已成为临床上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视网膜血管病。患者常见症状为视力下降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多见于年长患者,但也有年轻患者发病。根据静脉阻塞的位置形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半侧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BRVO)。因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缺血型病变较后者要严重。该病病因复杂,且危险因素较多,西医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为针对病因和防治血栓形成,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降低血压和眼压、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预防新生血管形成等。治疗上主要是溶栓、激素类药物配合激光光凝,手术等方式治疗,疗效不显著,且部分治法争议较多。中医学将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引起的视力下降的程度和出血的多少分别归属于“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范畴。病机主要是肝失调达,或痰湿凝滞,而至瘀血阻络;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致气血逆乱,血不循经,溢于目内;心脾不足,气血不充,脉络失养,统摄无权而致的眼内络脉瘀血或出血,属于中医血症范畴。在脏腑中,因“目为肝之窍”“肝肾同源”且“瞳仁”在“五轮学说”中属肾水而与肝肾联系密切,治疗上以宁血祛瘀为主要治则。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以改善微循环,但不适合所有类型,且易造成视网膜静脉出血。临床上急需寻求无创、有效、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眼针疗法为我院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个世纪70年代所创,眼针理论源于《内经》与《证治准绳》,将眼周分为八区十三穴。以其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的特点,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以中风病为主的神经内科疾病及疼痛性疾病方面,并取得显著疗效,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病种逐渐拓宽,均有明显效果。有实验证明,眼针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缺血区的血流,激发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增加局部脑血流量。近年来,通过973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出“眼针八区十三穴络脑通脏腑”的眼针核心理论,证实眼针具有上络于脑,下通脏腑、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眼与脑在生理上有密切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而“目乃神窍”“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眼睛可反映人的精神意识状况,测知疾病的预后。“头为诸阳之会”,六阳六阴之经脉直接或间接系于脑,而眼为联系要道,十二经脉中有八条经脉以眼作为集散地,二者在经络上的联系亦紧密。由此可见眼与脑密切相关,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亦是相互传变。眼为外窍,位于头面,与脑相通,因此针刺眼周会对治疗脑病有直接作用。解剖学中,眼动脉直接分支于颈动脉,属于脑的颈内动脉系统分支。视网膜是脑组织或者说神经组织的延伸。视网膜静脉阻塞相对应的中医病名“暴盲”或“视瞻昏渺”与脑中风病-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在病机及症状表现上相似。视网膜静脉阻塞位于眼球内,眼针直接作用于眼周,对于眼部的通经活络、祛瘀宁血的作用应该更加直接。但眼针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实验及临床研究及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制作兔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观察眼针取穴:肝区、肾区、上焦,对比中药血塞通治疗及二者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血流量的变化,血管管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病理切片的差异,以及相关因子HIF-1α、NF-KB的表达来分析眼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实验一:取50只4月大,体重3.0±0.2kg的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选取右眼为实验眼。分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组,D组:眼针组,E组:眼针+中药组。采用光化学法静脉注射孟加拉红联合氙气激光照射制备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经裂隙灯确认分支静脉不完全阻塞后,三组治疗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血塞通、眼针取双眼上焦、肝区、肾区针刺治疗、眼针联合血塞通联合治疗,以上治疗均每日一次。对五组动物分别于1、4、7、10、12、14天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检测眼底血栓部位血管直径与血流量的变化。于治疗14日后心脏采血以检测ADP最大聚集率并摘取眼球进行病理检查和比较结果。实验二取30只4月大,体重3.0±0.2kg的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选取右眼为实验眼,分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组,D组:眼针组,E组:眼针+中药组。造模、治疗同实验一,于术后7天后,空气栓塞处死实验兔,立即摘取眼球,分离视网膜,放入EP管中,-80℃保存,western blot法测HIF-1α、NF-KBp-p65、NF-KBp65的蛋白表达,并分析结果。(1)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眼底血栓部位血管管径变化:空白组血管管径无明显变化。BRVO兔模型制备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眼底静脉血管直径变粗,模型组实验动物眼底血栓部位直径缓慢的增粗,与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眼底血栓部位的血管直径明显变细,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眼针组眼底血栓部位的血管直径变细,变化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较中药组无显著差异;眼针+中药组眼底血栓部位的血管直径变细最明显,与模型组、眼针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2)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眼底血栓部位血流量的变化:空白组正常血流,实验动物BRVO模型制备后,眼底静脉血流量明显变小,血栓堵塞比较严重,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实验动物眼底血栓部位血流量变化不大,较其他治疗组血流量明显降低,血栓保持稳定;中药组眼底血栓部位血流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眼针组不具有明显的差别;眼针组眼底血栓部位血流量增加,血流量升高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眼针+中药组实验动物眼底血栓部位血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中药组、眼针组均具有明显的差别,最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血流量基本恢复。(3)光镜检测结果:空白组,无血栓形成。模型组,可见明显的红细胞聚集与血管壁粘附紧密,血栓堵塞严重;中药组,血管内可见少量的红细胞聚集,集聚红细胞与血管壁无明显粘连,血栓堵塞较轻;眼针组,血管内红细胞聚集较少,血栓堵塞较轻;眼针+中药组,血管内少量红细胞聚集,血栓明显减轻。(4)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空白组正常最大聚集率。模型组最大聚集率明显增高,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中药组、眼针组、眼针+中药组治疗后最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HIF-1α在各组中的表达:空白组动物视网膜中极少量HIF-1α表达,模型组兔视网膜组织HIF-1α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和眼针HIF-1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眼针+中药组HIF-1α接近于无表达,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及中药组、眼针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6)NF-KBp-p65在各组中的表达:空白组兔视网膜组织中p-p65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p-p65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和眼针均可以降低结果:p-p65的含量,具有计学差异(P0.05),而眼针+中药组可减少其含量,对照眼针组及中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1)眼针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兔阻塞部位血管管径的变化及血流量的变化而改善局部微循环。(2)眼针能够降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兔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眼针能下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兔HIF-1α、NF-KB的表达并阻断其传导通路,进而降低HIF-1α、NF-KB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了由此引发的炎症反应恶性循环。(4)眼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是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视网膜细胞缺血缺氧状态,阻断炎症反应通路而抑制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的,联合血塞通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表明了眼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病的机制是多角度、多途径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5;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凤龙;眼针治疗晕车症[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8期
2 高丹红;眼针治疗近视12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12期
3 杨明星,吕光荣,刘楚玉;眼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0例的即时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安金格;眼针治疗呃逆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02期
5 符文彬;眼针控制哮喘发作96人次即时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4年S1期
6 肖淑君;眼针治疗呃逆2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7 符文彬;眼针平喘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年02期
8 胡焕华;眼针治疗呃逆30例[J];中国针灸;1996年02期
9 赵瑞雪;眼针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失眠32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7年02期
10 张春香;眼针治疗二则[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耀;;眼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韩为;;头针、眼针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医科卷)[C];2005年
3 崔鹏黎;崔敬;;眼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宝东;赵用;;眼针治疗干燥综合征46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颖文;;眼针加电针治疗脑膜瘤术后肢体瘫痪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慧慧;王艳杰;刘旭东;王德山;关洪全;;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结肠AQP3表达的影响和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7 赵耀;;眼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吴远团;耳垂放血治“偷眼针”[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厉秀昀;快乐“眼针”疗法擦亮心灵之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妍;基于侧支循环开放探讨眼针运动疗法对MCAO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徐辉;眼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模型兔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鹏琴;眼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凋亡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秦微;彭氏眼针的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宓丹;眼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和抑制炎症反应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宋士一;眼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代谢及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邹嘉雄;眼针结合头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赵丹玉;眼针对CIRI大鼠脑皮层组织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志强;眼针联合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张威;眼针对MCAO模型大鼠COX-2表达影响及调控MAPK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莎;眼针配合中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苏欣;眼针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及疗效机理探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侯本赤;田维柱教授应用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经验[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4 朴世贤;眼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怀昌;眼针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郑国盛;眼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郗欧;眼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成攀;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期便秘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刘娟;眼针对肩关节周围炎家兔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赵飞;眼针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
本文编号:
256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