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肌筋膜补片移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大鼠模型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09:26
【摘要】:目的:探讨肌筋膜补片移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术后腱骨界面最大载荷,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等成分变化,肩峰下滑囊中IL-1β、IL-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变化。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其中5只作为正常组,15只行单侧单纯冈上肌腱离断术,组内再按2周、4周、6周时间顺序分为3小组,每组5只大鼠,余下大鼠分为肌筋膜补片移植组与单纯缝合组,每组15只大鼠,再按干预后2周、4周、6周分为3小组,每组5只大鼠。造模成功后1周对直接缝合组及补片组行直接缝合及肌筋膜补片移植手术,手术干预后2周、4周、6周,取大鼠肱骨上端至冈上肌腱肌腹处组织作为检测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完整取出大鼠肩峰下滑囊行ELASA检测,观察IL-1β、IL-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在SAB中变化情况。结果:单纯冈上肌腱离断组无1例冈上肌腱自愈,与正常组相比,补片缝合组干预后2周、4周、6周腱骨界面最大载荷均稍低于正常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缝合组干预后2周、4周、6周腱骨界面最大载荷也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补片缝合组与直接缝合组最大载荷均逐渐增加。补片缝合组与直接缝合组相比,补片缝合组干预后2周、4周、6周腱骨界面最大载荷均明显优于补片缝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补片缝合组及直接缝合组均有成纤维细胞生成、大量胶原纤维连接及炎性细胞浸润,直接缝合组腱骨界面仍存在间隙,炎症细胞较补片组多;4周后两组仍有炎症细胞浸润,但较前明显减少,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腱骨界面可见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生成,补片缝合组腱腱界面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部分排列不规整的肌纤维,肌纤维间隙可见细胞外基质生成,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生成较直接缝合组稍多;6周时,实验组腱骨及腱腱界面紧密结合,无间隙,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排列较前整齐,腱腱界面的肌纤维也较前排列规整,组织间隙存在大量细胞外基质,直接缝合组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较前排列整齐,部分肌纤维生成,组织间隙被细胞外基质填充。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离断组、直接缝合组及补片缝合组干预后2周、4周时肩峰下滑囊IL-1β、IL-6和TNF-α三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干预6周时无明显差异。补片缝合组与直接缝合组肩峰下滑囊IL-1β、IL-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渐降低,而单纯离断组中大鼠肩峰下滑囊IL-1β、IL-6和TNF-α随着时间延长均明显升高,三个时期的补片缝合组及直接缝合组均与单纯离断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补片缝合组干预后2周及4周肩峰下滑囊IL-1β、IL-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低于直接缝合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两者间三种细胞因子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肌筋膜补片移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能降低腱骨间的张力,促进腱骨界面愈合,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诱导胶原纤维形成,从而提供早期稳定性。补片移植组与单纯缝合组均能降低肩峰下滑囊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但补片移植组三种炎症因子浓度下降速度较直接缝合组更快。
【图文】:

浓度,单位


各组2周,4周,6周时肩峰下IL-6浓度(单位:pg/ml)

浓度,单位


各组2周,4周,,6周时肩峰下TNF-α浓度(单位:pg/ml)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32;R68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广辉;王洪伟;高锋;吴琼;杨海宝;李铭章;;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初步疗效分析[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7年01期

2 孙程;卢翔;马金忠;;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20期

3 陈建海;Greenspoon JA;Petri M;Warth RJ;;巨大肩袖撕裂:病理机制、治疗方法和临床结果[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04期

4 陈疾忤;陈世益;;巨大肩袖撕裂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03期

5 郑长民;;35例肩袖撕裂关节病的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6期

6 王会仁;程飚;;老年退行性肩袖撕裂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8年04期

7 路奎元,信原克哉,三森歧;老年人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8 张治国;肩袖撕裂的治疗[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9 姜晓幸;;无肩袖撕裂的Ⅰ、Ⅱ期撞击综合征[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8年03期

10 林砚铭;仉贵龙;刘弋详;赵加松;邱恒;黄勇;李可烨;周之栋;;杵针治疗部分肩袖撕裂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砥;张开伟;孙权;谭培勇;;基于CT造影的3D打印技术用于肩袖损伤诊疗的初探[A];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2 陈剑;施培华;陈志军;黄悦;;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关节专题[C];2015年

3 蒋良福;李士;林大木;王安远;高伟阳;;冈上肌肉萎缩与肩袖撕裂严重程度及修复后功能恢复关系[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4 张驰;蔡友治;顾鹏程;金日龙;林向进;;生物修复技术在巨大肩袖撕裂中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5 宁凡友;李无阴;张作君;牛素玲;昌中孝;;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12例疗效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周可;陆伟;王大平;朱伟民;柳海峰;文哲;;肩关节镜治疗巨大肩袖撕裂[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7 潘孝云;陈成旺;温宏;张宇;胡月正;余华晨;;巨大肩袖撕裂关节镜下治疗体会[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关节专题[C];2015年

8 肖健;崔国庆;王健全;;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撕裂[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丁少华;彭兆祥;;巨大肩袖撕裂的肩关节镜下治疗[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黄悦;施培华;陈佳;;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治疗中老年巨大肩袖撕裂[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特约记者 郑纯胜 陈琼;肩袖撕裂有了“中国疗法”[N];健康报;2019年

2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徐晨燕;宁波医生一项发明登上国际权威杂志[N];宁波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友治;纳米微环境对肌腱腱骨区的修复作用及其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短期临床疗效[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砚文;肩关节镜下speed-bridge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9年

2 李尧;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印伟;肌筋膜补片移植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大鼠模型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燕斌;中小型肩袖撕裂的转归[D];青岛大学;2019年

5 何远铭;分析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对中老年巨大肩袖撕裂修补后的疼痛影响[D];延边大学;2019年

6 章斌;关节镜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D];南昌大学;2019年

7 许健;关节镜下双锚钉单排与双排技术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功能及MRI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8 邢世昌;超声成像技术在肩袖撕裂诊断和修复术后评估方面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9 王建松;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线桥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D];承德医学院;2018年

10 黎明(DIP SUNDAR LIMBU);MRI(磁共振)对肩袖撕裂的诊断准确性与手术相关性的评价[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9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709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