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部分图文】:
图1 感染不同剂量旋毛虫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变化表3 感染不同剂量旋毛虫小鼠白细胞介素含量(n=10)Tab.3 Interleukin levels in mice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n=10) Infection Dose(TS/mouse) Interleukin levels (ng/L,female / male) IL-2 IL-4 IL-10 0 400.84±29.56 / 379.53±23.32 59.25±7.92 / 42.90±13.67 192.94±4.76 / 202.73±27.30 200 414.73±100.86 / 361.04±55.83 70.69±22.60 / 89.57±17.03③ 205.86±27.73 / 227.01±21.85 400 464.08±98.41 / 350.95±42.91 69.89±16.65 / 94.95±31.34③ 191.83±37.66 / 192.88±41.36 800 478.16±49.67 / 346.80±38.66⑥ 91.69±15.20② / 102.81±18.13③ 238.01±7.44 / 231.71±47.00 TS:Trichinella spirali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female group,(1)P<0.01,(2)P<0.05;compared to the normal male group,(3)P<0.01,(4)P<0.05;compared to female mice infected with Trichinella spiralis at the same dose,(5)P<0.01,(6)P<0.05.
结果见表3,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旋毛虫后雌性小鼠的IL-2上升,雄性小鼠下降;IL-4含量雌雄小鼠均上升(F=5.664,P<0.05,P<0.01);除感染400条旋毛虫组外,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较旋毛虫感染后的雌雄小鼠差异发现:IL-2的含量雌性上升,雄性下降,且感染800条旋毛虫组雄性显著低于雌性(t=3.615, P<0.05)。IL-4含量雄性上升趋势高于雌性,IL-10含量变化趋势雄性高于雌性,但各组之间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0,P>0.05)。图2 感染不同剂量旋毛虫小鼠脾脏组织病理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5+ (即免疫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旋毛虫后,雌性小鼠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均上升,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7,P>0.05)。感染400条旋毛虫后,与雄性正常小鼠比较,其免疫调节性T细胞明显上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8,P<0.01),但同一感染量雌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85, P>0.05; t200=0.813, P>0.05; t400=-1.715, P>0.05; t800=0.526, P>0.05),结果见图3。3 讨 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海昌;免疫及免疫调节的新发现[J];家庭医学;1998年22期
2 孙星炯;甲状腺的免疫调制功能及理疗的免疫调节影响[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5年04期
3 李恒;傅振坤;李殿俊;;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联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7年06期
4 肖殿模;;白细胞介素1和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调节可组成反馈回路[J];生理科学进展;1987年02期
5 高美华;曲云英;;白细胞介素免疫调节系统[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6 骆波;;两型鼠辅助性T细胞克隆——对免疫调节的启示[J];国外医学情报;1988年05期
7 肖波,吴慧君;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在人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9年03期
8 李春海;;花生四烯酸衍生物与造血和免疫调节(文献综述)[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年04期
9 Douglas R ,安云庆;免疫调节T细胞的作用途径[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5年02期
10 王洪伟;;免疫调节疑难问题解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有斐;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慧;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治疗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丽杰;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作为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的研究和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孟维;IFN-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代谢重编程在免疫调节表型转换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2 丁生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徐茜;针对9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免疫乳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4 王雪飞;基因重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筛选与功能检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丽丽;Lb.paracaseiHD1.7对实验小鼠免疫调节能力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臧晚春;表达HBsAg重组痘苗病毒小鼠免疫效果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7 李鹏;免疫组库高通量数据分析流程的构建与应用[D];中山大学;2015年
8 杨晓鸰;以烟草为生物反应器表达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韩研;抗人尿激酶抗体对雌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柳毅成;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1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