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687;R322
【部分图文】:
?博士学位论文???棘突与椎板交界的位置为下位螺钉进钉点,对侧离椎板下缘7mm、棘突与椎板??交界的位置为上位螺钉进针点,模拟钉道为进针点沿对侧椎板到对侧关节突中??点,上下位钉道均平行于椎板下缘。用系统软件自带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双侧??椎板的高度(H)、上、下位钉道的厚度(Wl、W2)和长度(LI、L2)。如图??卜2所示:??
本研宄利用6具人类新鲜冰冻枕颈标本(枕骨-C7),其中女性2名,男性??4名,年龄在20-40岁之间。标本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所有标本均??经影像学检查(图2-1),排除骨折、畸形或其他转移性疾病。取出颅骨前而、??下颌骨及大脑,保留枕骨-C7,各标本给予编号1-6号,随后标本冷藏在-20°C冰??柜内,直至实验时取出使用。??■J?i??图2-1标本筛选时X线检查??Fig.2-l?The?X-ray?of?the?specimens?before?test??2实验操作所用器械及耗材??2.1实验操作器械: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手动锯、高速磨钻、f-??术刀、剪刀、血管钳等,由中神公司提供开口锥、开路器、探子、弯棒器、纹??15??
保持中立位,枕骨置入金属器皿内中部,往器皿内注入自凝型义齿基础树??脂混合物(中国上海新世纪),混合物没过螺钉达枕骨,待混合物凝固坚实后,??标本包埋结束,并行CT扫描(图2-2,图2-3)。??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瑞生,王立邦,王刊石,沈小松,丁涛,吴洁石,王雪松,包聚良;寰椎椎弓和枢椎椎板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2005年01期
2 张凯;宫良泰;刘新宇;张立平;王延国;;经后路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年01期
3 钱列;劳立峰;刘祖德;;枢椎椎板螺钉在上颈椎后路固定术中的应用[J];脊柱外科杂志;2016年06期
4 劳克诚;卢廷胜;傅廷友;吕则文;杨超;宫岩虎;林鹏;孙荣波;蓝朝晖;万年宇;;寰枢椎弓根钉联合枢椎椎板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5 陈毕;滕红林;戴宇森;王靖;朱旻宇;李驰;;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在椎动脉变异的上颈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14年02期
6 刘新宇;张凯;郑燕平;宫良泰;李建民;;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与影像学测量比较[J];解剖学报;2011年06期
7 黄轩;李凤宁;张帆;王琨;陈智;阳青松;党瑞山;杨学东;沈洪兴;李明;;三维打印成型导航模板辅助枢椎椎板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年04期
8 张鹏;倪斌;许天明;刘琦;;寰椎一体式椎板钩与枢椎椎板钉组合应用于非对称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5年04期
9 胡勇;顾勇杰;徐荣明;马维虎;;组合枢椎椎板螺钉及经枢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01期
10 马维虎;胡勇;孙绍华;赵刘军;蒋伟宇;刘观燚;顾勇杰;徐荣明;;枢椎椎板螺钉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古机泳;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云朋;颅颈交界畸形影像学测量及枢椎椎板螺钉的生物力学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2 菅炎鹏;枢椎椎板螺钉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3 张凯;国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杨明浩;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及手术策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3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7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