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0 05:46
   【目的】创伤弧菌是致死率最高的弧菌物种,但目前尚无在全基因组层面挖掘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本研究以创伤弧菌分离来源(临床和环境)作为不同表型,通过与260株基因组序列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毒力相关因子,从而进一步了解创伤弧菌致病因素。【方法】对139株创伤弧菌分离株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取其全基因组序列;与公共数据库已公开发表的121株基因组整合,使用pyseer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与不同分离来源显著相关的基因进行注释和解读。【结果】共发现11个基因与临床分离株显著相关,其中9个是本研究新发现的创伤弧菌潜在毒力相关因子。【结论】本研究使用群体基因组学和统计遗传学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扫描挖掘了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因子,为深入揭示该物种致病机制、设计新的疫苗和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种群结构图

图1.种群结构图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毒力因子数据库是刘波等在2005年建立的VFDB数据库,我们在该数据库的核心库(setA,仅包含经实验验证过的毒力基因)中,共找到226个存在等位基因的毒力因子。另外,我们通过文献调研找到56个其他的毒力因子。使用x2检验来计算282个已知毒力因子在创伤弧菌环....


图2.菌株来源(环境/临床)与菌株SNPs/Gene/Kmers位点BGWAS分析的Manhattan图

图2.菌株来源(环境/临床)与菌株SNPs/Gene/Kmers位点BGWAS分析的Manhattan图

为全面挖掘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元件,我们应用BGWAS方法,分别从SNPs、基因获得缺失和Kmers三个不同水平,在全基因组范围对260株创伤弧菌的分离来源表型与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检测临床菌株中的特异性遗传元件。为降低假阳性率,我们结合先验知识,采用严格阈值对分析结果进行判定,即仅....



本文编号:4038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4038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