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分型
本文关键词: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分型
更多相关文章: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群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VP的耐药性,发现流行优势型,为追溯病原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VP分离海产品采用筛检方法,病人采用GB方法;用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用PFGF进行基因分型;用K-B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040株VP分为10个血清型,分型率为94.64%,海产品VP的流行优势型为0:6群和0:5群,病人VP为0:3群;VP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达92.64%,未检出多重耐药菌;按PFGE带型变化病人VP分为12型,海产品VP为29型,1型为流行优势型。结论:宁波地区海产品VP的血清型和PFGE型较分散,病人VP则反之,流行优势株上两者有明显差别,提示我们可用血清和PFGE分型,对其追踪与溯源;VP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是否与养殖广泛使用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群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性
【分类号】:R378.3
【正文快照】: 副溶血性弧菌(Vibio paranolyticus,以下简称VP)呈世界性分布,通常以携带或污染海产品等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感染已成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我国VP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长期以来,在我市VP一直是食物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伟;杨杏芬;柯昌文;;副溶血性弧菌分型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5期
2 李孝权,刘衡川,柴巧学,莫自耀,邓志爱,王鸣,章锦才,张朝武,余倩,吴颖;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RAPD分子分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7期
3 叶茂华;柳付明;陈秀英;雷永良;;丽水市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9期
4 邱维丰;;宁波市2000—2006年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1期
5 徐奋奋;徐景野;宋启发;裘立晓;陈美芬;金晓霞;;宁波市小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毒力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年04期
6 黄锐敏;陈辉;袁月明;;2004~2006年深圳南山区副溶血性弧菌菌群菌型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7期
7 周伟艳;徐景野;章丹阳;沈玄艺;朱国良;胡荣华;;应用筛检方法快速检测小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明;邓峰;严纪文;马聪;宋曼丹;赖蔚傮;杨冰;王海燕;何冬梅;王建;柯昌文;;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rDNA指纹图谱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2 夏楚才;陈水波;苏华;陈丹阳;任明月;叶应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检测与分型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2期
3 江晓;任春华;胡超群;;分子分型技术在弧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4 孙献周;;2007-2009年孟津县食物中毒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5 周爱明;徐景野;许国章;方挺;毛国华;;2000-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J];疾病监测;2010年08期
6 傅慧琴;苏靖华;章红红;;318株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和耐药性分析[J];疾病监测;2011年07期
7 袁梦;李博;程妍;袁月明;;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实验室溯源检测[J];疾病监测;2012年03期
8 韦宁凯;;2004~2008年铜陵市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年07期
9 方伟;杨杏芬;柯昌文;;副溶血性弧菌分型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5期
10 张扬;张兰荣;周景林;金岳;佟玲;甄博s,
本文编号:861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86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