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亚急性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及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亚急性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及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25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发病后第10天患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亚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3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并接受康复治疗的亚急性脑梗死患者25例,均为初次发病,发病时间在10天内,临床发病为单侧病灶;梗死灶为大脑前循环供血区域;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左侧或右侧肢体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25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0天,采用德国西门子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检查(T1、T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得出各向异性分数(factionalanisotropy,FA)图、彩色FA图,测量梗死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及健侧相对应部位的FA值,,计算梗死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FA%,(FA%=1-患侧FA值/对侧FA值)。同时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技术(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重建25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大脑的皮质脊髓束,观察梗死灶侧皮质脊髓束与病灶的关系,将25例患者分为A组(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全部穿过梗死灶)、B组(皮质脊髓束未明显穿过梗死灶),患者入院期间均按照康复训练的标准化操作程序接受功能训练,分别在发病后10天、3个月、6月采用简易fugl-meyer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评分,观察每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运动功能评分变化,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0天患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与脑梗死后3月、6月运动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25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彩色FA图片均显示良好,结构清晰。皮质脊髓束重建显示良好,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前2/3,投射到大脑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额顶叶部分区域。皮质脊髓束重建后有9例患者皮质脊髓束未明显穿过梗死灶,16例患者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全部穿过梗死灶。25例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0天,病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的FA值均低于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完全穿过梗死灶患者病灶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大于皮质脊髓束未明显穿过梗死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完全穿过梗死灶患者发病后10天、3个月、6个月的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低于皮质脊髓束未明显穿过梗死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脊髓束未穿过梗死灶患者发病后3月与发病后10天的运动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后6月与发病后3月的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完全穿过梗死灶患者发病后10天、3月、6月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脑梗死发病后第10天,25例脑梗死患者病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与发病后3个月、6个月的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完全穿过梗死灶患者,脑梗死后10天患侧内囊后肢前部FA值下降的百分比(FA%)与发病后3个月、6个月的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未发现患侧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FA%)与远期运动功能存在相关(P0.05)。结论:皮质脊髓束部分或完全穿过梗死灶的患者病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处神经纤维FA值下降程度较大;未穿过梗死灶的患者病灶同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神经纤维FA下降程度较轻;脑梗死后第10天患侧内囊后肢前部、大脑脚FA值下降的百分数(FA%)、梗死灶与锥体束位置关系可预测远期运动功能恢复;对于皮质脊髓束穿过梗死灶患者,脑梗死后10天内囊后肢前部FA值下降的百分数(FA%)可能更好的预测远期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R445.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3
- 资料与方法13-18
- 结果18-31
- 讨论31-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4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4-45
- 致谢45-46
- 弥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综述)46-55
- 参考文献52-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祥庭;张华;;大白鼠皮质脊髓束的生后发育[J];解剖学杂志;1987年04期
2 司晓红,徐群渊;皮质脊髓束[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肖江喜,杨开颜,蒋学祥,王宵英,高玉洁;桥-延脑皮质脊髓束受累在儿童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10期
4 刘苏;沈光宇;吕广明;;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大鼠皮质脊髓束的超微结构改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50期
5 肖慧;陈自谦;张碧云;倪萍;;三维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4期
6 龚标;李长清;李小凤;牛陵川;;生物素葡聚糖胺对大鼠皮质脊髓束的顺行示踪技术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6期
7 沈卫星;袁颖;姜正林;吕广明;姚健;;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的记录与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8 高秀来;徐群渊;陈亚亮;王元身;李楠;王海燕;;应用溃变法对大鼠皮质脊髓束在脊髓内投射的研究[J];首都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9 孙冬旭;高秀来;;皮质脊髓束的发育和再生[J];解剖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10 季达峰;吕广明;刘苏;栗卓;吴辉群;韩笑;秦建兵;;生物素化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标记大鼠皮质脊髓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明国;李七渝;刘广久;王健;谢兵;张绍祥;;人脑皮质脊髓束三维概率图及其可重复性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2 吕广明;刘冬梅;栗卓;;大鼠皮质脊髓束在脊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郭西良;朱兴宝;冯忠堂;王昭君;王廷华;;生物素化的葡聚糖按示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马海涵;伍亚民;龙在云;廖维宏;初同伟;;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新生大鼠再生相关基因[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刘霞;高秀来;;大鼠皮质脊髓束损伤后OECs移植区脊髓厚片Ca~(2+)荧光强度的测定[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余鑫锋;孙建忠;黄沛钰;王馨莹;曹芳;袁丽霞;万锦平;张敏鸣;;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远端退行性改变的弥散峰度成像研究[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倪建明;沈天真;陈星荣;;磁共振白质纤维成像技术对白质梗死预后评价的初步应用研究[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苏;大鼠皮质脊髓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通大学;2006年
2 邵晨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亚急性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及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D];泸州医学院;2014年
3 韩笑;犬皮质脊髓束的应用解剖学及电生理学研究[D];南通大学;2008年
4 密丽;基于皮质脊髓束重塑的滋补肝肾法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任钰;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脑血管病预后的评估[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明欣;利用DTT预测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时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郝妮娜;弥散成像技术对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赵静;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7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12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