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丁胺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胍丁胺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胍丁胺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1、将6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LPS模型组(20只,腹腔注射LPS10mg/kg)和AGM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LPS10mg/kg和AGM200mg/kg),各组于制模后6h和24h分别处死10只小鼠,采集血和肝、肺、肠脏器组织标本。处死小鼠前,持续观察小鼠生命状态。 2、ELISA检测血清及脏器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肺和小肠组织凋亡情况。 3、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使用胍丁胺治疗经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蛋白和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1β、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胞浆p-IκB、IκB、p-p65、p65,ELISA检测胞核NF-κB p65的DNA结合活力。 结果: 1、LPS注射6h各组小鼠均表现为精神萎靡、蜷缩少动、禁饮食水,但其中AGM治疗组小鼠精神和活动明显好于LPS模型组。AGM治疗后能有效降低LPS所致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TNF-α(ng/ml:296.3±42.5比627.2±81.3,P0.05)、IL-1β(ng/ml:109±12.3比264±18.8,P0.05)、IL-6(μg/ml:11.4±1.9比23.6±2.5,P0.05)和ALT(U/L:107.9±8.5比189.9±13.6,P0.05)、AST(U/L:347.4±24.9比716.8±60.4,,P0.05)、TBIL(μmol/L:8.3±1.9比10.6±2.5,P0.05)的含量,减少肝脏组织匀浆中TNF-α(ng/g:287.4±32.5比461±31.4,P0.05)、IL-1β(pg/g:146±13.5比351±28.7,P0.05)和NF-κB p65入核蛋白水平(NF-κB/核内参灰度值比值:0.54比0.85,P0.05)。 2、LPS注射后24h肝、肺、小肠出现明显病理改变,组织细胞肿胀、坏死、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但AGM治疗后各脏器组织损伤明显缓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LPS炎症组小鼠肺和小肠组织发生明显的凋亡,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并且出现大量的DNA断裂片段,AGM治疗组脏器组织凋亡明显减少。 3、体外实验中,炎性巨噬细胞在接受胍丁胺处理后,表达TNF-α、IL-1β和IL-6明显减少,IκB磷酸化受到抑制,p-p65磷酸化和入核也明显受抑,NF-κB p65的DNA结合活力明显减弱。 结论: 1、AGM能够抑制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和脏器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产生,表明AGM具有全身抗炎作用。 2、AGM能够减少LPS诱导的脓毒症时ALT、AST和TBil的产生,减轻肝、肺和小肠组织炎症损伤,抑制脏器组织细胞凋亡,表明AGM对脓毒症小鼠脏器有明显保护作用。 3、胍丁胺能减少炎性巨噬细胞TNF-α、IL-1β、IL-6的表达,抑制IκB的磷酸化,阻止p-p65的磷酸化和入核,并减弱NF-κB p65的DNA结合活力,表明胍丁胺能抑制炎性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达恩;脓毒症相关概念的变化及其意义[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2 柴家科,盛志勇,郭振荣,高建川,纪晓峰,杨红明,高维宜,贺立新,贾晓明,刁力,李利根;不同治疗阶段(1970~1998年)烧伤脓毒症的防治经验[J];中华烧伤杂志;2000年02期
3 袁志强,彭毅志;新的肾透疗法防治脓毒症[J];中华烧伤杂志;2000年02期
4 王正国;脓毒症研究概况[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1期
5 储开建;脓毒症中的基因因素[J];中国急救医学;2003年08期
6 李敬远;2003年国际脓毒症定义讨论会公报记要[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年05期
7 姚咏明,柴家科;烧伤脓毒症的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3年03期
8 陶晓根,承韶辉,赵劲松;蛋白C系统与脓毒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1期
9 盛志勇;努力提高脓毒症的认识水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3期
10 林洪远,盛志勇;我们需要一个更清晰的脓毒症概念和标准——介绍和评析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赛;李梨平;宋春荣;周舟;刘兰香;康艳;;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测定与血小板计数在脓毒症疹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杨燕文;;降钙素原、白介素6和白介素8在儿童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蒋建新;;成体干细胞与脓毒症[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旺龙;谭家香;余栋栽;;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脓毒症44例[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5 陈乔林;;关于脓毒症的中医思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磊;刘志锋;;肠肝轴与脓毒症[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洪远;盛志勇;;我们需要一个更清晰和准确的脓毒症定义——对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的初步评析[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姚咏明;林洪远;柴家科;盛志勇;;脓毒症的新概念、定义和诊断系统探讨[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闫素英;;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认识[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擎宇;贾清颜;苏全冠;M WEIGAND;E MARTIN;;影响脓毒症病人生存的临床因素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影;脓毒症比心梗更凶险[N];健康报;2007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 李春盛;脓毒症需采用综合治疗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脓毒症研究思路是否该扩展[N];健康报;2012年
4 张荔子;脓毒症研究取得新进展[N];健康报;2002年
5 张献怀;破译脓毒症的密码[N];科技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徐亚静;肯定脓毒症概念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刘燕玲;中西合力应对脓毒症[N];健康报;2006年
8 刘燕玲;中西合力应对脓毒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张晓松;研究脓毒症多发原因及对策是临床重要课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大庆市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 纪树萍邋衣晓峰 整理;脓毒症有预警信号[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平波;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早期预测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曾其毅;脓毒症早期大鼠线粒体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岩;淋巴液引流技术改进及脓毒症大鼠淋巴液的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陈艳明;脓毒症时一氧化氮在肺脏和心脏中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周苏明;细菌脂蛋白耐受对炎症反应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以及对脓毒症小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杜晓辉;性别及雌激素对脓毒症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刘绍泽;广谱抗生素压力下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耐药基因播散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李冰;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肠微循环及肠道屏障的干预[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张继承;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苗健;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因子调控变化及复方清下汤对其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峰;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结合多肽对单核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小鼠保护作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2 魏乔;抑制补体激活对脓毒症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漆勇;血浆凝溶胶蛋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于殊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脓毒症大鼠肾脏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亮;脓毒症时内皮细胞损伤与肾、肺功能损害间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真玉;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玮珏;肾上腺髓质素对脓毒症大鼠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吕晨;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盛萍萍;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牛少敏;甘草酸二铵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9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23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