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07:32
本文关键词: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脑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闭塞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摘要】:目的: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两种主要亚型。这两种卒中亚型影响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CA)功能的潜在机制可能不同,进而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及结局。因此我们旨在研究这两种卒中亚型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改变。 方法:我们纳入了61名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患者(其中25名患者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36名患者为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和30名健康的志愿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监测受试者仰卧位平静状态下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同时采用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法(fingerphotoplethysmography,Finapres)实时同步监测平均动脉压。然后应用传递函数分析导出以下自动调节参数:增益、相位差(PD)和阶跃响应斜率。 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中,患侧大脑半球的PD(43.8±17.3°)与健侧大脑半球PD(73.5±28.5°)和健康对照组PD(67.7±22.6°)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健侧大脑半球和健康对照组的PD无显著差异(P0.1)。在小动脉闭塞组中,患侧大脑半球的PD(34.6±16.8)与健侧大脑半球PD(33.8±20.7°)无显著差异(P0.1),但其双侧PD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阶跃响应斜率的结果同PD一致。 结论: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是不同的,这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病理改变不同所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浠平;王拥军;;脑血流自动调节测定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0期
2 何宗泽;黄光富;;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284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2843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