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20 12:14
本文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ADSCs AMI 心功能 EndMT 纤维化
【摘要】: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坏死等病理刺激,促使心肌组织发生重构,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及心衰的发生发展。目前的药物及再灌注治疗因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心肌重构,抑制后续心衰的发展,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心脏移植作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终选择,由于供体来源少,存在免疫排斥现象,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干细胞治疗作为再生医学的重要内容,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及分化能力,为AMI后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因其具有来源丰富且易获得,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无免疫排斥反应,体外可大量扩增,避免了伦理学问题等优势而成为较为理想的干细胞选择。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说法众多,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MI后心衰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仍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目的:研究ADSCs对大鼠AMI后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为ADSCs在心血管领域临床应用提供证据和思路。 方法 一、AD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分离大鼠皮下脂肪,体外培养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扩增后,检测细胞活性,鉴定其细胞表型,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 二、在体ADSCs移植治疗大鼠AMI后心力衰竭。实验用SD大鼠,随机均分四组,各组8只。A组,shame组,造模过程中在大鼠左心耳下缘前降支处只穿线不结扎。B组,AMI组,制备AMI模型成功后,不予任何处理,直接关胸。C组,DMEM组,制备AMI模型后,用无菌微量注射器在梗死区边缘心外膜下分四点注射200ulDMEM,每点约50ul。D组,ADSCs组,同样方法注射200ul(细胞数量约为1×106个/200ul)的ADSCs细胞悬液。术后7天各组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测,28天后各组大鼠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取心脏组织行TTC染色,制备冰冻切片,行Masson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CD31为内皮细胞的标记物,FSP-1为成纤维细胞的标志物)。 结果:ADSCs成功体外分离培养,经流式细胞仪鉴定CD29、CD90、CD105阳性表达,CD31、CD45阴性表达,可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大鼠AMI模型建立成功,胸导联广泛ST-T段抬高,梗死区颜色苍白,心肌收缩力减弱。B、C、D组较A组心功能明显减低,造模成功。D组较B、C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提高,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且其梗死面积及纤维化程度减轻。荧光双标染色可见D组大鼠的心脏组织中双染细胞数量较B组明显减少。 结论:1.本实验成功分离ADSCs。 2.ADSCs可显著提高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改善心肌重构,其机制与抑制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MT)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2.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礼斌;宫海滨;;SERCA2a基因转导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2 沈铭贤;林志新;;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伦理辩护[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刘坤申,籍振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利尿剂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7期
4 郭静萱;李海燕;;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1期
5 杨梦晗;化冰;池亚菲;王超;;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6 康新勤,臧伟进,宋土生,臧益民;胚胎干细胞及其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3年02期
7 陈光辉,祝善俊,孟素荣,袁玉权;培多普利抑制心肌重构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8年04期
8 李一石;;(10)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J];中国循环杂志;2006年04期
9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12期
10 付治卿;李小鹰;鲁晓春;杨广;米亚非;周声安;叶卫华;;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过表达肌浆网Ca~(2+)-ATP酶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1312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3120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