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CTL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CTL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2年
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CTL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胡凤霞
【摘要】:背景我国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高达60%-80%。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宿主免疫调节的紊乱是造成肝脏病变的重要原因。其中T细胞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一种新的效应CD4+T细胞亚群Th17被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促炎症作用,以分泌白介素17(IL-17)为特征。调节性T细胞(Treg)是体内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功能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抑制作用,具有抗炎症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CD8+CD28+即CTL)在抗病毒、自身免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毒机制、非细胞毒机制两种途径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Th17、Treg及CTL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已见报道,但上述三者是否参与了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发病的过程及在肝衰竭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HBV-SACLF患者外周血Th17、Treg、CTL细胞的动态变化趋势、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9例HBV-SACLF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5例正常人,外周全血标本中Th17、Treg及CTL的比例,比较三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动态观察HBV-SACLF患者早期、中期、晚期Th17、Treg、CTL的变化趋势;分析Th17、Treg、CTL细胞亚群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比较存活组与非存活组Th17、Treg、CTL比例与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ELISA技术检测上述三组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BV-SACLF患者早期、中期、晚期IL-17的动态变化。 结果1.HBV-SACLF组、CHB组及正常对照组Th17、Treg、CTL比例分别为:1)Th17:(4.04±1.22)%、(1.94±0.43)%、(1.01±0.25)%;Th17比例在HBV-SACLF组与CHB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CHB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3,p20.001,p3=0.034)。2)Treg:(3.79±1.49)%、(8.25±1.23)%、(5.76±1.15)%;Treg比例在HBV-SACLF组较CHB组及正常组均明显下降,CHB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01,p2=0.006,p3=0.007)。3)CTL:(21.12±5.35)%、(13.61±1.41)%、(16.73±1.20)%;CTL比例在HBV-SACLF组较CHB组及正常组均明显上升,CHB组较正常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01,p2=0.012,p3=0.009)。 2.HBV-SACLF早期、中期、晚期Th17、Treg、CTL的比例分别为:1)Th17:(3.05±0.71)%、(4.07±0.90)%、(5.18±1.10)%;Th17比例在HBV-SACLF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相比逐渐升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03,p2=0.009)。2)Treg:(5.18±0.68)%、(3.99±0.72)%、(1.87±0.64)%;Treg比例在HBV-SACLF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比较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01,p2=0.000)。3)CTL:(22.62±4.99)%、(19.08±3.63)%、(14.48±4.39)%;CTL比例在HBV-SACLF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比较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1=0.046,p2=0.003)。 3.HBV-SACLF存活组与非存活组Th17比例分别为:(3.44±0.97)%、(4.56±1.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且Th17与预后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501,P=0.029)。 4.对HBV-SACLF患者中Th17、Treg及CTL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h17与Treg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r=-0.532,P0.001);Treg与CT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339,P=0.035);Th17与CTL无相关关系(r=-0.246,P=0.131)。 5.HBV-SACLF组、CHB组及正常对照组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9.2±83.3、153.3±79.6、62.5±28.5(pg/ml),HBV-SACLF组与CHB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1=0.019,p2=0.000)。 6.HBV-SACLF早期、中期、晚期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14.7±47.5、267.7±56.8、317.4±88.1(pg/ml),在早期与中期、中期与晚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1=0.011,p2=0.007)。 结论HBV-SAC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在肝衰竭的进展过程中持续升高,与预后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Treg细胞比例在HBV-SACLF时下降,且在肝衰竭进展过程中持续下降,与Th17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CTL细胞比例在HBV-SACLF时上升,在肝衰竭进展过程中持续下降,与Treg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机体内Thl7、Treg及CTL细胞比例紊乱可能是导致HBV-SACLF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在外周血中的动态变化可以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5.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2 郑钰涵;吴晓东;孙兵;;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0年06期
3 张恒辉;郭芳;费然;马慧;王雪艳;丛旭;魏来;陈红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0期
4 黄晓刚;苏毅;林世德;龙骏;陈应华;刘士荣;;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Vα24 NKT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06期
5 庄鹏;王湘郴;罗国辉;何英;吴正林;;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及HBV抗原特异性CTLs的检测和分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2 曾凡荣;朱向秀;杨光;朱红艳;丁君;张飞;;慢性乙肝患者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抗HBc-IgM(+)检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3 张照如;朱立雨;陈红;;亮菌甲素对慢性乙肝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4 刘伟;毕富勇;;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5 邓初树,罗莉,朱成权,严义忠,刘志兰;苦参碱联合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夏茵,孙溪宾;慢性肝衰竭预后生化指标9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华易长,宋文琪,李霞,毛魁英;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与乙型肝炎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尚莉莉;任开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李卫;;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王淑霞;闫志勇;王力秋;赵海燕;刘成玉;王斌;;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PBMCs中HBV X、P基因的整合[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刚;肖影群;尹燕跃;吴宝灵;余海滨;;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龙庆华;涂德幸;孙秀光;;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2例报告[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楼建国;傅智敏;龚启明;傅跃娟;郑海文;;温阳化瘀汤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5 高庆伟;李永新;刘莎;王波;王英兰;邹汉法;孔亮;孙万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构建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谦;唐克诚;袁桂玉;杨积明;李海;韩贵兰;刘国旺;;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广洲;林坚;廖莳;伍春兰;康春阳;陈延娥;;母体HBV-DNA定量检测对母婴HBV传播价值探讨[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8 李福建;张贵贤;刘芳;;抗结核药所致重症肝损害4例临床分析[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9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与临床相关性探讨[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秀;何裕民;;人参皂甙择时治疗H_(22)肝癌小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步;血浆DNA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各种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华;HBV核心区启动子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松灿;肝康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D_4~+、CD_8~+、IL-12及IFN-γ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4 张春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荣梅生;慢性乙肝患者CD8+细胞CD28的表达与肝组织病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瑞娟;核苷(酸)类似物抗HBV疗效与患者外周血Treg比率及IFN-γ IL-10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阎晶璐;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理研究现状综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魏涛;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脾肾论治的生存质量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余菲丹;IFNAR1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治疗早期应答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宁;姜艳芳;李婉玉;牛俊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2 ;The Roles of Innate Immune Cells in Liver Injury and Regeneration[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7年04期
3 冯伟华;蔡蓓;王兰兰;陈捷;;CD_3~+CD_(56)~+NKT细胞及CD_3~-CD_(56)~+NK细胞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7年05期
4 郭磊;HBcAg和HBeAg的免疫调节作用若干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7年04期
5 王树和,,常雅萍,潘煜,许昶,吕美德;三种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的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年02期
6 张恒辉;郭芳;费然;马慧;王雪艳;丛旭;魏来;陈红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0期
7 周立平;陈昕;巴静;赵连爽;李异玲;;HBV感染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1期
8 高月求;孙学华;章晓鹰;王灵台;;乙肝病毒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功能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06期
9 陈莉娟;周浩;朱剑文;邹丽;;Foxp3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抑制NK细胞活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年06期
10 曾民德;茅益民;姚光弼;周霞秋;王豪;徐道振;姚集鲁;侯金林;王宇明;任红;陈亚岗;牛俊奇;王耀宗;;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章勇,章廉,文维群,张明霞,王燕军,钱毅,骆抗先;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TL活性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1期
2 王洪军,金宁一,年春志,江文正,王继群,魏安明,吴益民;HIV-1env/IFNα-2b表达产物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与CTL实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2期
3 倪兵,吴玉章;DNA疫苗与CTL[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4 王立顺,李杰,朱迅;肿瘤源性CTL表位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0年S1期
5 徐龙,马安伦,张冬青,郑志强,葛海良;MHC-I类分子在诱导异体肾癌特异性CTL中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6 于鸿,张健,程颖,鲍慧铮,马丽霞,夏凤琴;抗原冲击致敏的脐血有核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1年04期
7 刘树人,施理,张宜俊,李灼亮;HBsAg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及CTL杀伤活性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4期
8 汪涛,郭华章,王海涛,金伯泉;丙型肝炎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及其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8年04期
9 韩卫宁,李德敏,苏丽,欧阳为明,贾卫,金伯泉;TLSF_(JM)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杀伤性T细胞分化及效应功能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韩彩芝,许顺江,刘京生,李兴琴,魏丽君;肿瘤细胞HSP-70多肽诱导CTL及其抗瘤作用机制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声强;杜娟;詹林盛;;HBV病毒特异性CTL在病毒清除过程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荣;傅卫军;姜华;袁振刚;张春阳;奚昊;周莉莉;张文皓;侯健;;热休克蛋白表位肽诱导特异性CTL抗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徐然然;卫江波;郑秀玉;付志浩;饶春明;王军志;;基于CFSE和PI的流式细胞术测定CTL杀伤率方法的建立及优化[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黄慧;;结节病患者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初探[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建霞;张连生;;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Th17细胞相关性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程浩;郑树;刘晓松;周健;;含HPV16 E7的嵌合型VLPs通过MHC-1通路得到呈递[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升志;赵军;吕运松;高向东;金慧军;毛祖彝;王大章;;热化疗对荷瘤鼠CTL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吕萍;徐军;;野生型P53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免疫杀伤肺癌细胞[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祝和成;吴尚辉;黄柏英;祝斌;顾焕华;罗学滨;;人DC与胰腺癌细胞融合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胰腺癌CTL[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靖;何艳;郑煜煌;周华英;谌资;陈霞;罗艳;姚运海;贺梅;;HIV/AIDS的Th17细胞、IL-17和Treg细胞平衡状态及其在HAART中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云锦 本报实习记者 董军 唐秀艳 郭澄宇;[N];中国经营报;2000年
2 小丽;[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4 网;[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5 庞晓华;[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肿瘤免疫治疗中CTL细胞、Treg细胞及其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月莹;白血病NASCT患者CTL克隆细胞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3 赵胜梅;淋巴细胞MHC-I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CTL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孙伟;过继单一pMHC特异性的同种CTL清除体内特定性状的靶细胞[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冰;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特异性CTL表位筛选及免疫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黄德东;中国人群HIV-1 Gag区特异性CTL应答和免疫逃逸[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汤旭东;肝素酶不同CTL表位混合多肽疫苗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黄慧;结节病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干预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秦琨;脑胶质瘤干细胞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作用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莫律;自血穴注疗法调节哮喘炎症相关Th2、Th1、Th17和Treg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凤霞;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CTL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2年
2 包红菊;抗PD-L1单抗联合CTL对肺癌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学智;NY-ESO-1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杀伤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赵稳;HIV-1抗原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刘颖;不同疫苗佐剂对OVA诱生CTL免疫应答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美菊;促进蛋白抗原诱生CD8~+ CTL反应的疫苗佐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维涛;CD40单克隆抗体活化DC疫苗诱导CTL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免疫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8 王文博;HBV相关抗原HLA-A3超型CTL表位的预测与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蔡秋妍;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的体内抗肿瘤效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朱成英;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CEA感染DC诱导CTL抗lovo直肠癌细胞活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CTL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3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