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14 20:06

  本文关键词: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3年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梁培培  

【摘要】:目的分析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复苏前、复苏后的相关因素与最终存活预后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关系,探索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者早期对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0-2012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成功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存活≥24小时)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3例,将入选病例按最终存活预后情况分为:A组(存活48小时内死亡)、B组(存活48小时后死亡)、C组(存活出院),按CPC评分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CPC1-2分)、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3-4分)、死亡组;将自主循环恢复后12小时之内收缩压小于80mmHg,需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或原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20%定义为早期心血管衰竭,根据复苏后是否出现早期心血管衰竭分组为:心血管衰竭组和非心血管衰竭组。于入院后收集病史,动态检测记录相关指标,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1.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复苏前因素:性别、年龄、复苏地点、复苏执行者、发病病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最终存活预后有相关性的因素为:初始心律、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及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P0.05或P0.01);复苏后因素:24小时之内是否出现SIRS、血糖紊乱、心血管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及24hSOFA评分、24hAPACHII评分均与患者最终存活预后有相关性(P0.05或P0.01),复苏后12-24h血乳酸值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及C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死亡组(A组+B组)患者复苏后0-6h血PCT即开始升高,12-24h升高显著,而C组升高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血CRP在复苏后6h开始渐升高,三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开始抢救过晚、CPR持续时间过长、初始心律为非可除颤心律及高龄复苏者均与早期心血管衰竭发生有关(P0.05或P0.01)。2.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因素分析: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复苏后24小时之内是否出现心血管衰竭、SIRS及24小时SOFA评分、APACHII评分、GCS评分均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相关性(P0.05或P0.01)。 结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一复杂的病症,其预后受多因素影响。患者的基础疾病、初始心律、开始CPR时间和恢复自主循环时间以及复苏后是否有酸碱平衡及血糖等内环境的紊乱、是否发生SIRS、MODS及早期心血管衰竭等均与预后明显相关。此外,APACHII评分、SOFA评分对患者的最终存活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有预测作用。针对各种影响因素,为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仍需要广大临床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59.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旻;何庆;舒德芬;;1例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人工亚低温循证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7年07期

2 朱培林;王苑华;朱培俊;;心搏骤停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与复苏效果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6期

3 侯春霞;徐红波;;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5期

4 吴贤仁;心搏骤停现场复苏成功15例分析[J];广东医学;1995年03期

5 杨丽云;1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9期

6 张兴宁;张琪霞;王春林;;麻醉及术中心搏骤停复苏体会(附15例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2年06期

7 张承敏;胡永芳;;对院外心搏骤停的老年人应否进行复苏[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0年06期

8 刘世民;氨酰胆硷所致心搏骤停(自主心律停止70分钟复苏成功一例报导)[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9 谭华炳;谭启云;;电击伤心搏骤停复苏后去皮层状态1例[J];临床急诊杂志;2001年01期

10 秦永文,章同华,丁鸿钧,陈福杰,谭金娇;心搏骤停成功复苏21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雷;杨璧卿;张云巧;申元欣;;341例心搏骤停调查及复苏体会(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吴丽雅;张维新;;围心搏骤停期患者救治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文海;闫波;刘挺;;急诊早期开胸心肺复苏术应用于胸腹创伤致心搏骤停者连续25例可行性对比研究[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一镗;;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复苏[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刘亚华;王立祥;;腹部提压法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2011暨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年会汇编[C];2011年

6 张东;王育珊;李南;陈颖;;不同窒息时间对心搏骤停家兔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造模的影响[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7 许荣廷;;中毒性心搏骤停复苏论谈[A];第二届全国中毒与急诊救治学术研讨会汇编[C];2005年

8 张东;王育珊;李南;李洪祥;;生脉注射液对家兔心搏骤停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和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9 黄国芳;;输卵管通水术术中心搏骤停的抢救及护理[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邓普珍;;关于CPCR术成败的几个问题的再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祥 程显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陈亦珉 张明;[N];国际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顾春 整理;[N];人民日报;2009年

4 崔大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李天舒;[N];健康报;2008年

6 郁古台;[N];国际商报;2003年

7 桀羊;[N];期货日报;2003年

8 王实;[N];中国物资报;2000年

9 柴枝楠;[N];健康报;2006年

10 刘娟 肖平田;[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家兔模型脏器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单怡;κ阿片受体在复苏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谢菲;高渗盐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犬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4 陆远强;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各器官细胞HO-1 mRNA表达及凋亡的干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贾有海;氯胺酮、异丙酚预处理对复苏后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邱云桥;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侯奕斌;科级公务员胜任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杨扬;山莨菪碱对心脏复苏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刘志勇;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对比及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王新友;腹腔途径辅助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培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蒋良艳;成人心搏骤停复苏后治疗性低温的实施进展[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余鹏;ICU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夏瑜;心脏术后早期心搏骤停的原因分析和救治体会[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燕玲;亚低温治疗及诱导时机对兔复苏后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晶;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2年

7 何旭东;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复律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8 康秀文;4℃高渗盐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于贺;参麦注射液对复苏后家兔多器官损伤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莹;依达拉奉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组织器官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40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