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异丁烯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药物筛选研究
本文关键词: PFIB 急性肺损伤 氯沙坦钾 ZD7155 ilomastat No.803 出处:《南京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 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相关研究提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 Ⅱ)可能参与早期炎症反应的激活过程,在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atalloproteinase, MMP)活力有显著升高趋势,以上均有可能作为PFIB防治药物干预的有效靶点。本文先后观察了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ngiotensin acceptor 1, AT1)抑制剂和MMP抑制剂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效果,试图从炎症反应激发和气血屏障结构破坏两个阶段阻断PFIB引发的严重肺部损伤。课题围绕"Ang Ⅱ可作为一种前炎症因子参与NF-κB激活等早期炎症反应过程,抑制Ang Ⅱ受体AT1可改善ALI症状”及“在PFIB中毒潜伏期内,抑制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PMN)释放的MMP活力可减少气血屏障的损伤,改善ALI症状”两个假设开展了以下研究:1.ARB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效果1.1氯沙坦钾防治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时效、量效关系通过对PFIB吸入后24 h内肺湿干比、支气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总蛋白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发现,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具有以下特点:1)ALI发生前存在一定的潜伏期;2)肺系数、BALF总蛋白含量等宏观指标变化和肺病理损伤程度不同步。继而,实验采用ATI特异性抑制剂氯沙坦钾为工具药,以PFIB吸入后24 h各项肺系数、BALF,总蛋白含量为检测指标,评价不同给药时间及剂量条件下PFIB对肺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氯沙坦钾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效果无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仅在PFIB暴露前1h至PFIB暴露后1h间给予氯沙坦钾对ALI有一定的改善趋势。剂量-效应关系实验表明,于PFIB暴露前1 h给予1.25-15 mg/kg不同剂量的氯沙坦钾预防对AL1改善效果无显著差异。参考以往课题组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a B,NF-κB)激活情况(于PFIB染毒后1-3 h内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及AngⅡ、ACE/ACE2变化趋势,我们推测AngⅡ可能并不在PFIB引发炎症反应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抑制AT1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无显著的防治效果。1.2 ARB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效果比较ZD7155为最新研制的AT1特异性抑制剂之一,对AT1选择性是氯沙坦钾的100倍以上。为论证“氯沙坦钾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失败可能源自于AT1抑制率不足”这一假设,实验以肺系数、BALF总蛋白含量及染毒动物72 h内存活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了PFIB暴露前0.5 h、暴露后0.5、1h三个给药时间下20 mg/kg ZD7155和40mg/kg氯沙坦钾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沙坦钾和ZD7155对以上指标均有轻微的改善趋势,ZD7155降低BALF,总蛋白含量趋势似乎较氯沙坦钾明显,但两种药物间缺乏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因AT1不完全抑制导致氯沙坦钾防治效果欠佳这一假设不成立,即抑制AT1不足以抑制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2.MMP抑制剂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在前期药物筛选研究中,课题组从众多MMP抑制剂中挑选出对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预防效果的编号803药物。为评价No.803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市场潜力,实验以Glycomed公司新近上市的MMP广谱抑制齐ilomastat为阳性对照,以肺系数、BALF总蛋白及磷脂含量、肺组织MMP-2,9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活力等为检测指标,观察两种MMP抑制剂对PFIB中毒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PFIB暴露后1h给予No.803治疗可显著降低PFIB暴露后24 h BALF,总蛋白含量及各项肺系数,No.803似乎比ilomastat更具治疗效果。但是,采用明胶酶谱分析对MMP-2,9活力检测发现,ilomastat和No.803对MMP抑制率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以上可能同腹腔注射给药途径或药物制剂类型有关。3.结论本文先后以AngⅡ和MMP为切入点,分别选用AT1特异性抑制剂与MMP抑制剂,试图从炎症反应激活及气血屏障破坏两个环节切入以阻断PFIB吸入后引发严重的肺部损伤,结果表明,AT1特异性抑制剂对防治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可能不具有实用意义,而No.803作为MMP广谱抑制剂对治疗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能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s of angiotensin I receptor ( AT1 ) inhibitor and MMP inhibitor o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PFIB were observed . The effects of losartan potassium o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PFIB were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losartan potassium on PFIB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was not significant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6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和枚,丁日高,阮金秀;急性肺损伤的中性粒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2 陈志强,黄宏,刘友生;巨噬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2期
3 尹文,虎晓岷,袁静,黄杨,宋祖军,张金山;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的活性变化及糖皮质激素的干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9期
4 钱桂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2年09期
5 朱光发;核因子-κB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2期
6 阎锡新,郭丽萍;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4期
7 罗富荣;中性粒细胞与急性肺损伤[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2期
8 钱桂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辽宁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9 杨毅;核因子κB的活化与急性肺损伤[J];现代医学;2002年02期
10 黄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鹏飞;于湘友;;侧卧位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容积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伍峻松;王沈华;周文;陈金明;张茂;徐少文;干建新;赵小纲;;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胡宗风;孙海晨;邵旦兵;李百强;聂时南;;急性肺损伤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军;韩忠朝;孟磊;王伟强;秦永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文学;王洵;安晓静;杨冬;陈芬儿;白春学;;基于核磁共振波谱的急性肺损伤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宋振举;白春学;童朝阳;;急性肺损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斌剑;王建民;陈林;;急性肺损伤的基因治疗[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张忠;洪文;钟晓玲;陈生;曲敬来;;痰热清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畔;刘剑虹;虎盘林;骆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新;陈荣昌;岑燕遗;刘杰;钟南山;;自主呼吸状态下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干预呼吸生理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2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科技日报;2003年
3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4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张国民;首个治疗“非典”新药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张晓松;治非典新药首次获批临床试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邹争春 记者 陈磊;我国学者发现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新病因[N];科技日报;2013年
8 李山;德发现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致病机理[N];保健时报;2010年
9 李山;德找到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致病机理[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白介素-6,环氧合酶-2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宏林;不同原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炎性反应及地塞米松干预效果的差异[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雷霆;丹参对急性肺损伤血管生成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任文霞;胆红素对抗急性肺损伤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辉;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文涵;不同剂量沐舒坦对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阻遏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高冬娜;急性肺损伤大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8 秦开秀;乌司他丁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海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超然;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早期炎症反应状态变化及其与肺损伤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9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47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