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运用液体负平衡对其早期复苏和预后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液体 负平衡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早期复苏 预后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运用液体负平衡对其早期复苏和预后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上均给予抗炎抑菌、控制血糖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进行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而对照组主要是维持患者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或适当达到正平衡进行液体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血管外肺脏水指数(ELWI)、APACHEII的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治疗后的第5d、7d治疗组患者MAP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而PaO2/FiO2和ELWI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CVP治疗后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组(25.5±4.6)和对照组(23.8±4.0)APACHEII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治疗6h后,两组患者在APACHEII评分上治疗组(23.3±4.2)和对照组(22.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24h、48h,治疗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尤以48h后治疗组(13.1±3.6)和对照组(17.8±3.2)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运用液体负平衡不仅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其临床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fluid balance on early resuscitation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complicated with acute lung injury.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December 2015,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nd acute lung injury were hospitalized for treatment of septic shock complicated with acute lung. There were 90 patients with ALI,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bacteriostasis,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other symptomatic treatments. Mean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gative liquid balance management mode. The control group is mainly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he patient's fluid flow out or to properly achieve the positive balance to carry out the liquid management mode.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P), cardiac index (CI), oxygenation index (Pao _ 2 / FiO _ 2) and extravascular pulmonary water index (ELW)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A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5th day after admission. The scores of PaO2/FiO2 and ELW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CVP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25.5 卤4.6) and the control group (23.8 卤4.0), 6 hours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ACHEII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23.3 卤4.2) and the control group (22.9 卤4.1), but the APACHEII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After 48 hou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13.1 卤3.6) and the control group (17.8 卤3.2). The MODS incidenc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negative liquid balanc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nd ALI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Its clinical effect is also worthy of affirmation,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作者单位】: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C31129)
【分类号】:R459.7;R5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剑英,廖成蓉;1例术中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林国通;恙虫病并发感染性休克一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年05期
3 曹艳军,曹丽君;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0期
4 ;腹膜炎与感染性休克测验题[J];成都医药;2001年03期
5 唐晓勇;感染性休克一例惨痛教训[J];海南医学;2002年03期
6 刘洪,李群英,张弛;青年人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2年03期
7 伏珏钧;感染性休克54例临床救治体会[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张坤;钟桂华;林华;江艺;谢海英;;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致严重感染性休克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3期
9 陈霞;;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杜昌辉;安丽娅;刘丽萍;;感染性休克43例临床救治分析[J];新疆医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桂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孙小泉;刘健;陈兵;;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志兰;余屯德;;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治疗[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4 王志强;;肉苁蓉成分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多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保记;;321例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李惠;;中西医结合抢救感染性休克7例[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魏淑媛;高晓阳;;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邱海波;刘大为;;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邱海波;杨毅;;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连庆泉;;《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雪敏;感染性休克:激素选择问答[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安徽安庆市皖河农场 曾开叶;农村感染性休克的应急处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敏;感染性休克问答:补液选择[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刘玉君 朱丽琴;血液净化技术救活感染性休克患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8 刘锦;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李水银;感染性休克的中医急救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克亮;感染性休克T多糖包被降解与组织灌注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杨荣利;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杨艳丽;感染性休克时“血管瀑布”的血流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李素玮;感染性休克中左心室—动脉偶联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王小亭;感染性休克相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杜微;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和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史克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大鼠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8 张宏民;严重感染心功能抑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谢志毅;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治疗与抑制PARP过度活化对组织能量代谢失衡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雪莲;感染性休克中心脏抑制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迪;心血管彩超对休克患者病情与疗效评估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殷俊;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云状;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依从性调查及预后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波;应用呼气末正压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郭志利;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滨;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中指导作用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维;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中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业明;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5年
9 仇先明;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巴酚丁胺应激试验阳性与微循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宋佳;重症超声与PiCCO对比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21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52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