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髂骨淤斑症对盆部多发伤内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8-03-18 00:27

  本文选题:淤斑 切入点:髂骨淤斑症 出处:《山东医药》2016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髂骨淤斑症在盆部多发伤内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盆部损伤患者中存在髂骨淤斑症30例(观察组)、无髂骨淤斑症50例(对照组),两组均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行CT检查判断有无内脏损伤,采用ROC曲线分析髂骨淤斑症诊断盆部多发伤内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29例(96.7%)和对照组5例(10.0%)存在盆部内脏损伤,P0.05。髂骨淤斑症诊断盆部多发伤内脏损伤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6.7%。结论髂骨淤斑症对盆部多发伤内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liac osteoplakia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visceral injury caused by multiple pelvic injuries. Methods 30 cases of iliac bone stasis were found in 80 patients with pelvic injury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without iliac bone stasis)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After the vital signs were stabilized,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examined by CT to judge whether there was visceral injury or not. 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iliac bone acidosis in the diagnosis of visceral injury in multiple pelvic injuries. Results the visceral injury of pelvic region was found in 2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nsitivity of injury is 85.3 and the specificity is 96.7.Conclusion Iliac osteoplakia is valuabl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visceral injury in multiple pelvic injuri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交通医院;
【分类号】:R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骆鸿艺;125例急危重多发伤的诊治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0年09期

2 关宇航,徐东辉,曹妍妍;25例危重多发伤的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黄玉新,柯茂林,朱柄光;86例多发伤的腹部损伤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4 刘继红,李玉莲;15例多发伤的术前救治体会[J];包头医学;2001年04期

5 刘永平 ,张俊峰 ,林晓城;车祸致骨折合并多发伤102例诊治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6期

6 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1期

7 李瑛;多发伤Ⅰ期治疗模式探讨[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4年01期

8 高秋琦,叶yN,林锡芳,陈俊;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4年01期

9 陈仿;陈宁波;;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4年06期

10 霍跃光;;老年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纪娥;杜嫣妮;;84例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陆志熊;赵晓刚;吴雪海;;多发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附55例报告)[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魏芳远;魏蔚;李骅;;多发伤的早期救治[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冯霞;胡明芳;;“绿卡”抢救多发伤患者的应用与管理[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胡青梅;;多发伤的救治体会[A];2012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同永刚;杜工亮;党星波;;多发伤及其急救[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多发伤救治策略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利远;李政;丁国文;;336例多发伤诊断与救治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何利民;吴斌;吴金荣;;严重胸腹多发伤56例诊治体会[A];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晓钟;李凤强;;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临床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多发伤孩子救治 急需补上短板[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海鹏;骨折源性线粒体DAMPs对多发伤后肺部感染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洪;某综合性医院急诊多发伤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孙泰涛;多发伤院内死亡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蔡海英;血栓弹力图在多发伤患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宇;多发伤或严重创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李思齐;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潘勇;高压氧对多发伤兔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9年

7 林毅;新损伤严重度评分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8 巴立;多发伤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及其意义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玉兰;控制血糖对多发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董航;损伤控制理论在合并骨折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7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627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