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一种基于模型的机械通气模糊逻辑决策系统

发布时间:2018-04-04 01:44

  本文选题:机械通气 切入点:肺部气体交换模型 出处:《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6年04期


【摘要】:机械通气是临床上用于改善患者呼吸的重要辅助手段,所以机械通气参数设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本文尝试建立一种基于人体肺部气体交换数学模型的机械通气模糊逻辑决策系统。人体肺部气体交换数学模型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模拟出患者的肺部气体交换情况,便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决策系统应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提出适合患者的机械通气设定参数,为临床医生进行机械通气的设置提供参考。实验选取10名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系统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生理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气体交换数学模型,并提供了适合患者的机械通气设定参数,与患者当前接受的机械通气设定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提出的机械通气设定参数在满足患者气体交换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吸入氧浓度的值,在满足分钟通气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患者呼吸功,改善了患者的气体交换情况。
[Abstract]: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respiratory clinic, so set the exchange process parameter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correct or not directly affects the gas patien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human lu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xchange gas based on the fuzzy logic decision system. The human lung gas exchang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patients the simulated pulmonary gas exchange in patients, clinicians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patient. Methods of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making system of fuzzy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th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rameter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ttings. We selected 10 ICU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system the parameters for each patient to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gas exchange, and provides for patient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urrently accepted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 proposed by setting parameter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tients with gas exchange as much as possible under reduced oxygen concentration values in minute ventil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work of breathing, improve in gas exchang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雁,谭兰;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2 尤荣开;杨兴易;蒋贤高;邵朝朝;;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04年04期

3 ;关于召开第2届机械通气高层研讨班的通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02期

4 ;机械通气撤机方案[J];现代医院;2010年04期

5 ;机械通气撤机时机及条件[J];现代医院;2010年04期

6 郭利民;;ICU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7期

7 王正维;魏立平;何晟;蔡耀权;;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9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20期

8 廖穗丰;李爱花;马丽珍;陈文婷;;心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08期

9 招强光,,袁正源,黄丽霞;机械通气下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应用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1996年09期

10 秦正良,陈心岭;机械通气并发院内绿脓杆菌肺部感染27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惠琼;谭秀莲;;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机械通气的护理思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复苏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秦英智;;机械通气的新模式,我们真的需要吗?[A];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2011暨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年会汇编[C];2011年

3 于湘友;;机械通气对颅内灌注的影响[A];重症呼吸——肺与多器官衰竭——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重症呼吸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玉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原因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周红;;ARDS机械通气期间监护体会[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高秋琦;林锡芳;王丹;;机械通气期间腹泻的预防[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树云;;急诊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临床资料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高景利;李晓岚;赵宏艳;闫秀纵;马宇杰;梁静涛;张建军;魏泽林;;机械通气治疗肺内/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琳;朱惠莉;;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若干问题[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陈广秀;邹玉珍;;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清泉;围机械通气治疗期的中医药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 刘道安;天津第三中心医院两项机械通气研究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3 ;重症医学 救治理念获更新[N];健康报;2012年

4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高德伟;重症COPD宜早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春飞;基于模糊逻辑的机械通气辅助决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李雪花;机械通气对新生猪神经系统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泓;机械通气对心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胡洪波;机械通气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或/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彬;整合素αVβ3在机械通气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海沛;发育肺生长因子表达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雷迁;主动脉弓手术后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朋;机械通气在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郭炜妍;机械通气中计划性脱机与经验性脱机的比较[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丁楠;不同镇静药物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宇;机械通气对神外手术患者血清PAI-1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戴春光;抑制小窝蛋白-1磷酸化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效应[D];桂林医学院;2015年

6 沈合金;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因素的分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颖;机械通气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智健;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周健;护理管理干预对机械通气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晓红;肺复张术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7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707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