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两种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20 17:01

  本文选题:胸外科手术 + 电视辅助 ; 参考:《重庆医学》2017年26期


【摘要】: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予VATS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和2次开胸止血患者,观察组患者无中转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胸管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应用止痛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41%和35.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ATS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and traditional thorac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8)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48).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ATS 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horacotomy. The change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completed the operation successfully, no death and two thoracotomy hemostasis cases occurred,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the dosage of painkillers and the drainage flow of the chest tub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ngth of incision, the time of operation, the time of chest tube drainage, the time of using analgesic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0.41% and 35.4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with VATS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operation and recovery and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作者单位】: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分类号】:R6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建业,韦涌初,阳世雄,黄思光;电视胸腔镜下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10例报告[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11期

2 付丽,孙明伟,樊红;电视胸腔镜在胸外手术中的配合[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年04期

3 郑志刚,何鹏飞,韩军;电视胸腔镜在胸腔出血32例中的诊治应用[J];武警医学;2002年11期

4 高尚志;电视胸腔镜在我国的应用展望[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5 李晓辉,郭斌,石静,崔洪伟,,紫巍,耿建英;12例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6 段大为,蔡振杰,俞世强,程云阁;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外循环方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2期

7 孙朝选,程存才,聂国永,马治欣;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J];河南医药信息;2000年12期

8 梁智星,梁法禹,郭建军,张勇;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未闭手术[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06期

9 郑志刚 ,何鹏飞 ,韩军 ,景锦 ,张林刚;电视胸腔镜诊治胸腔出血32例[J];人民军医;2001年11期

10 蒋仲敏,宋晓明,王连生,孟繁利;电视胸腔镜在肺外科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荣;郑和平;葛孝忠;张建平;耿仲伟;叶文辉;吴克;;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附40例报告)[A];第七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靖凯;司安家;董晓龙;陈新涛;;电视胸腔镜临床应用体会[A];第七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中林;张蕾;陆一民;刘宁;高克柔;张晓膺;;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忠民;;急诊电视胸腔镜在创伤性胸腔异物中的应用及分析[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段长华;朱家光;;电视胸腔镜47例报告[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眭康;;电视胸腔镜对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治[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朱瑞;翁国星;陈智群;;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创伤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8 朱成楚;叶中瑞;叶加洪;陈保富;叶敏华;马德华;王春国;林江;;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A];2008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胸腔镜学组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胡建军;孙家驹;;电视胸腔镜下胸内异物取出术[A];第七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伦旭;王允;寇瑛俐;车国卫;蒲强;师路;蒲江涛;;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1例[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中桥;电视胸腔镜广泛用于心外科手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高国起;电视胸腔镜下切除肺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高国起;电视胸腔镜下摘除食管肿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张瑛;我国首例“双侧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N];朝阳日报;2010年

5 沈汝发;电视胸腔镜下矫治“漏斗胸”[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阳;电视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切线选择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2 陶永欣;电视胸腔镜的外科应用回顾和前景展望[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玉伦;电视胸腔镜在胸外疾病的临床应用[D];郑州大学;2005年

4 赵文栋;电视胸腔镜与正中劈胸骨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5 朱瑞;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创伤的比较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6 张国飞;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D];浙江大学;2006年

7 丁旭;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8 丁超;电视胸腔镜“三明治式”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薛武;电视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NSCLC转移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亮;电视胸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8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778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