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泵入对重症烧伤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本文选题:呋塞米 + 多巴胺 ; 参考:《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呋塞米与多巴胺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对于重度烧伤后肾功能保护作用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2004年——2010年烧伤面积超过50%的重症烧伤患者60例,年龄18-60岁之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速尿联合多巴胺持续微量泵泵注,对照组单独使用呋塞米,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后12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尿量及治疗后第1、3天24小时尿量,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天、3天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变化,治疗3天后肾衰比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2h内平均每小时尿量及治疗后第1、3天24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3天血肌酐(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血尿素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肾衰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泵注可有效平稳提高重症烧伤患者尿量,对于改善肾功能,预防肾功能衰竭有一定作用,但对于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ump infusion of furosemide and dopamine on renal function protection after severe burn. Methods: 60 severe burn patients aged 18-60 years from 2004 to 2010 in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micropump injection of dopamin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urosemide alone. The mean urine volume per hour within 12 hours after treatment and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creatinine (Cr)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The rate of renal failure and mortality were 3 day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average urine volume per hou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in 12 hours and the 24h urine volume at the 1st day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creatinine C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creatinine Cr on the 1st day after treatment,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urea nitrogen. The ratio of renal failu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Conclusion: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dopamine micropump can increase urine volum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effectively, improve renal function and prevent renal failure, but has no effect on mortality.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冰青,杨鸣;氧驱动雾化吸入呋塞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4年17期
2 孟为民,高赛明,刘茂均,金光海;呋塞米加25%葡萄糖治疗小梁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浅前房[J];临床军医杂志;2005年02期
3 安姝靖;姜晨;刘煜;;静脉推注呋塞米致不良反应2例[J];家庭护士;2007年21期
4 高艺;;口服呋塞米致变态反应1例[J];护理研究;2009年02期
5 张端阳;呋塞米静注致急性尿潴留3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年02期
6 崔荣;;不同剂量呋塞米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0年07期
7 任刚,魏丽;呋塞米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2年07期
8 张丽艳;;左氧氟沙星与呋塞米不宜配伍[J];华北国防医药;2006年04期
9 朱静;张丽艳;;硫普罗宁与呋塞米存在配伍禁忌[J];华北国防医药;2007年02期
10 王金来;;呋塞米持续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怀富;石志祥;徐吉;王爱兵;刘桂斌;王茁夫;;呋塞米冲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李小林;朱利平;易砖;徐又一;;以聚多巴胺为分离层的复合纳滤膜制备与表征[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3 贾妍;徐长磊;徐群渊;;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谷氨酸突触活动对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4 曲卫敏;黄志力;;多巴胺D_2受体在觉醒维持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黄志力;曲卫敏;;多巴胺D_2受体调控觉醒作用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黄晓峰;尹文;王爽;李永强;亢君君;;鱼藤酮通过线粒体氧化应激途径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杨宇丰;;利用果蝇遗传模型解析帕金森症及多巴胺能神经系统[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刘美英;刘亚萍;王晓舟;高殿帅;;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慢性损伤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下调[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姚希贤;;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升云;叶任高;;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及保护肾功能作用的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庭杰 林默庵;呋塞米的少见不良反应需引起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付德明;呋塞米的少见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王顺年 吴新荣;药物中毒救治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陈金伟;这些禁区你莫入[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董飞侠;药物也“挑食”[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朱国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的抢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吴爱勤;常见病门急诊处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8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杜文杰;马约加面临禁赛处罚[N];中国体育报;2006年
10 刘锦;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黎;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和突触分泌的机制[D];北京大学;2013年
2 田明秀;外源性多巴胺对SH-SY5Y分化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浩;多巴胺能通路对牛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群体放电活动的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熊浩;快速耳蜗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白玫;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异常机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张黎;发育早期甲状腺功能减低与仔鼠脑内多巴胺D1类受体及成年期相关行为改变[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杨剑;胰岛素对肾脏近曲小管多巴胺D_5受体表达与功能的调节在尿钠代谢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孔祥臣;新型化合物FLZ对热休克蛋白的诱导作用和对实验性帕金森氏病模型多巴胺系统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崔群力;姜黄素对多巴胺能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爱萍;可持续多巴胺能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罗替戈汀微球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开强;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泵入对重症烧伤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2 初晓;雾化吸入呋塞米在健康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3 任亮;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肿胀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卢蕊;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小剂量呋塞米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孙超;铁调素在体外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铁聚积的作用[D];青岛大学;2012年
6 张鑫;多巴胺醌的细胞毒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凤群;帕金森氏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卜晶yN;多巴胺对缝隙连接通透性的调控作用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时空相关放电模式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史为博;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林晟;利尿剂和渗水利湿中药对正常大鼠尿液水通道蛋白-2排泄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6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90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