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急性心梗病人梗死相关动脉内的微粒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新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00:42

  本文选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梗死相关动脉 ; 参考:《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STEMI)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STEMI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所致。早期积极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病人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益处众所周知,较多的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药理学和外科手术治疗改善了心肌再灌注,并减少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诱导血管新生、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作为冠脉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和肢体缺血的一个治疗策略。MPs (Microparticals,微粒)是直径小于1微米的膜囊泡,在细胞损伤、激活或凋亡时从细胞浆膜表面脱落的。血浆中发现的MPs主要是从血小板来源的,少部分从其它细胞比如内皮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血管新生以及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很多情况中,MPs都参与作用。因此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显示,血小板衍生的MPs (PMPs)能诱导体外血管新生和刺激缺血后心肌血管重建。体外研究证明了小鼠缺血肌肉中分离出的MPs促进新血管形成。这说明MPs可能作为血管修复的生存信号。在STEMI患者,MPs亦明显增多。但是对于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微环境中MPs的研究,至今尚无文献报导。已有研究表明MPs在血管新生方面的贡献,但是,梗死相关动脉内MPs是否有不同的促血管新生,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讨梗死相关动脉内MPs和循环动脉中的MPs含量是否不同,是否具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样本分析出实验:收集行急诊PCI并血栓抽吸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情况及实验室化验结果,分别从梗死相关动脉血栓抽吸处及穿刺处主动脉循环血液中抽取5ml全血,分离提取MPs,流式细胞术实验发现与循环血中MPs相比,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平均含量增高,其中血小板MPs和内皮MPs含量增高,白细胞MP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体外细胞实验:STEMI患者Circulating MPs及Coronary M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活力无影响,不引起细胞增殖作用。和Circulating MPs作用相比,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均显示Coronary MPs可以引起HUVECs明显迁移。毛细血管样小管形成实验也表明Coronary MPs诱导小管形成。培养基对照组、循环血MPs离心上清(Circulating Sn)和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离心上清(Coronary Sn)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均无作用。进一步研究Coronary MPs作用的机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Coronary MPs增加HUVECs 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上调AKT Ser473磷酸化,不影响eNOS和AKT总蛋白变化。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NOS抑制剂L-NAME,以及应用siRNA的方法敲低HUVECs中PI3K和eNOS表达均抑制Coronary MPs的促HUVECs迁移和小管形成作用,Western blot方法发现,抑制剂LY294002和siRNA转染抑制PI3K表达同样抑制Coronary MPs引起的eNOS Ser1177和AKTSer473磷酸化水平的增加。化学检测试剂盒和ELISA方法检测处理细胞培养基中总一氧化氮(NO)和VEGF含量发现Coronary MPs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增多,VEGF生成也增多,两种抑制剂抑制这种生成的增加。动物主动脉环实验:健康ICR小鼠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实验显示Coronary MPs对小鼠舒张功能没有损伤,与之前有研究的心梗病人静息状态静脉血MPs引起内皮舒张功能紊乱作用不同。以上结果表明: (1)STEM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含量比主动脉循环血中MPs要多; (2)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①不引起内皮细胞增殖;②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③通过激活PI3K/AKT/eNOS/VEGF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3)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不引起内皮舒张功能紊乱。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处血中MPs为侧支循环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STEM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Abstract]:鎬ユ,

本文编号:1931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931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