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16 15:11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期60例,稳定期55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游离钴比色法检测IMA水平,双抗夹心法检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IMA、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期与对照组(P0.05),稳定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清IMA、脂肪酸结合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稳定期与对照组(P0.05),且稳定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MA、脂肪酸结合蛋白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21,0.541,P0.05)。结论血清IMA、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显著增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紧密的关系,两者可作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重要评估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MA),) in serum ischemic modified protein (IM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5, 115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group, including 60 cases in acute phase, 55 cases in stable stage and 50 cases as control group. Free cobalt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IMA. The level of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NIHSS) criteria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NIHSS,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and NIHSS in the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able phase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ose in the stable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serum NIHSS an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table phase and control group (P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MA,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and NIHSS score (r = 0.521 卤0.541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serum IMA an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They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平,马达,王万相,郭乃洲;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2 朱澜,吴国求;一步法测定血清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姜玉章;;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3期

4 刘鹏;陆怀秀;殷正丰;;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31期

5 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0年03期

6 杨海静;夏艳;陈卫;;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7期

7 陈慧梅;陈惠萍;;脂肪酸结合蛋白3的基础与临床[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年01期

8 彭家和;董金瑜;张艳;江渝;;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22期

9 冯建忠;李铁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10 王伟娜;华川;;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晓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谢培怡;李亚平;陈佩儿;张坤仪;任能博;;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3 刘玲玲;;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林高贵;曾云祥;赵春;孟凡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董金瑜;刘红;彭家和;张艳;王永超;李良鹏;王强;何超;江渝;;法尼酯X受体下调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表达[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潘莉雅;王新颖;黎介寿;;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密;包玉倩;陆志刚;李华婷;王晔;高美芳;魏盟;贾伟平;;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邓荣春;陈会;孙敬;;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邹汉军;沈建华;蒋华良;;脂肪酸结合蛋白如何结合解离脂肪酸?一个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雅敏;门贺伟;杨龙;;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诊断[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祥志;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肖扬;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杰;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金昕晔;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疫苗预防高脂喂养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鸣;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介导脂肪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引起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岩岩;慢性心力衰竭儿童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溶性ST2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3 陈熙;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D];南华大学;2015年

4 李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儿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新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盛南;全氟烷基化合物与人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宋巍;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亲脂性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郑伟;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元凤;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血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8年

10 黄岚;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青少年肥胖症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86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186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