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非动物源性培养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汗腺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0 15:48
【摘要】:大面积深度烧、创伤会造成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其中皮肤附属器如汗腺等结构的破坏及功能丧失将严重影响烧、创伤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已有研究证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有效参与促进皮肤与汗腺损伤的修复与再生,有望促进烧、创伤后患者的修复效果并改善其生存质量。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在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MSC(sBone marrow derived-MSCs,BMMSCs)在特定的诱导环境下能够成功地向汗腺样细胞分化并修复受损的汗腺组织。然而,受到细胞培养周期的限制,无法在烧、创伤治疗的早期得以应用,同时BMMSCs的获取须行骨髓穿刺术,给供者造成一定痛苦,且BMMSCs的增殖及分化潜能随供者年龄的增大而下降。因此,寻找新的MSCs来源是目前国内外干细胞研究的热点。 脐带作为MSCs的一种可靠来源,较骨髓容易获得,具有操作简便,来源丰富,分化能力强,对供者无伤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干细胞所占比例大以及避免伦理争议等诸多优点,更有望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其多向分化潜能已得到证实,因此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d-MSCs,UCMSCs)可以作为一种崭新的细胞治疗策略应用于烧伤后汗腺损伤修复再生研究。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已初步发现UCMSCs在特定的诱导环境下具有向汗腺样细胞分化的潜能。然而,因培养条件以及血清使用、添加细胞因子种类等不同,造成不同批次的细胞表型、增殖能力、长期培养后的细胞功能以及向汗腺细胞的分化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了UCMSCs在汗腺再生研究中的应用。因此亟待建立一种符合临床使用的非动物源性培养条件下UCMSCs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以及向汗腺细胞分化的标准化体系,为开展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深入的临床前实验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1.首先,建立非动物源性培养条件下UCMSCs分离、培养与鉴定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表面抗原的表达、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2.建立非动物源性培养条件下UCMSCs向汗腺细胞分化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blot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鉴定分化后汗腺样细胞的标志物以及临床前应用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UCMSCs在无动物血清的安全培养条件下依然能保持MSCs特有的生物学表型和增殖能力,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经无动物血清汗腺分化培养基的诱导下,UCMSCs可以成功地向汗腺样细胞分化,诱导后细胞的汗腺标记物CEA,CK14,CK19以及汗腺发育基因EDA以及EDAR均为阳性表达,且分化能力与本组之前的汗腺诱导方法(添加动物血清)无显著差异,诱导后细胞经长期培养后检测染色体无畸变。以上实验结果为建立标准化的UCMSCs培养鉴定体系以及UCMSCs用于修复汗腺损伤的临床治疗和诱导后汗腺库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盛志勇;付小兵;蔡飒;雷永红;孙同柱;白晓东;陈敏亮;;汗腺的种植(附2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2 付小兵,孙晓庆,孙同柱,李建福,程飚,陈伟,盛志勇;瘢痕组织中汗腺的分布特征以及瘢痕对汗腺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2388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388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