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时限的研究
[Abstract]:Background: the mortality rate of IHCA patients is high, but the reasonable duration of resuscitation is not clea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30 minute resuscitation duration an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ex, age, initial rhythm and etiology on the duration of resuscitation. Methods: the basic data of patients with IHCA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14 third class hospitals in China from December 1 to December 31,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uration of 30 minutes resuscitation. The basic data, etiology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sex, age, initial rhythm and etiology to compare the duration of ROSC resuscita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chest pressing: bare hand 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and mechanical chest pressing.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OSC rate and discharge survival rate in routi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per long group (67.5%vs 7. 4 and 10. 1 vs 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resuscitation between ROS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ge and initial rhythm (P0.05). The duration of resusc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ROSC is long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ROSC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 heart failure, and the cause of pulmonary embolism is resuscitation in ROSC patients long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 heart failure. Severe pneumonia, trauma, sepsis, stroke in ROSC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of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Ultra-long CPR can improve the total ROSC rate of IHCA patients, but not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For patients with IHCA caused by pulmonary embolism,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uper-long CPR; for super-long CPR, patients to consider the use of resuscitation machine for resusci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胸外按压最佳频率找出[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6期
2 郭诗东;;胸外按压坚持30分钟[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1年03期
3 王立祥,沈洪,韦中余,韩淑贞,莫晨,管晓萍,雷志礼;单一胸外按压肺潮气量的观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7期
4 赵毅;;胸外按压的作用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年05期
5 胡辉莹;何忠杰;张美超;李丽娜;赵卫东;钟世镇;;人体胸廓胸外按压的生物力学测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年05期
6 张广;郑捷文;赵鹏;王宇晓;钱绍文;卢恒志;吴太虎;;胸外按压生理反馈参数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6期
7 钱绍文;郑捷文;张广;吴太虎;;基于积分复位机制的人工胸外按压深度测量[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年05期
8 刘文贤,李连太,王爱国;胸外按压推挤术复苏心肺功能初探(附5例报告)[J];实用内科杂志;1992年10期
9 李海云;;心电监护在胸外按压复苏中的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年06期
10 曾沛扬;谢树锋;;新上岗医护人员单纯胸外按压耐力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叶平;;利用脉搏氧饱和度波形对胸外按压效果进行监测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海东;;胸外按压对室颤抢救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立祥;于学忠;;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之V缇砙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时志强;冯健;;胸外按压状态下经皮穿刺股静脉置管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胡辉莹;瞿嵘;黄涛;吕丽萍;罗丽红;曾国威;;心脏骤停时胸外按压的作用及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6 胡辉莹;瞿嵘;黄涛;吕丽萍;罗丽红;曾国威;;心脏骤停时胸外按压的作用及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7 李永勤;全惟伦;Gary Freeman;唐万春;;在胸外按压的放松期同步除颤可提高成功率[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兰超;;从“除颤请离开”所想到的[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Lvhong Cong;Chunsheng Li;Zhijun Guo;Shuo Wang;Junyuan Wu;Wei Yuan;;The effects of chest compressions on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in a non-arrested porcine model[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立祥;马立芝;刘亚华;张坤;郭成成;孙鲲;郭晓东;;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抢救心脏骤停成功1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天舒;胸外按压复苏重在不间断[N];健康报;2008年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副教授 李湘民 谢明霞 整理;压压肚子 有时也能救命[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高原;心脏骤停或与基因变异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张向阳;心脏骤停干预措施,哪些不宜常规用?[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江波;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你也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王立祥邋孙鲲 鲍文;心脏骤停如何施救[N];健康报;2007年
7 江波;心脏骤停的判断与急救[N];民族医药报;2009年
8 湖南省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 朱明恕;心脏骤停抢救须分清主次[N];健康报;2013年
9 张永;心脏骤停的家庭急救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王小衡;救命第一招胸前捶击[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渝顺;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造成的心电信号干扰抑制算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余明;胸外按压过程中伪迹抑制与心电节律辨识算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3 胡辉莹;人体胸廓胸外按压的生物力学测试与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4 张广;闭环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优化控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5 丁力;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6年
6 陈碧华;心肺复苏后早期EEG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7 刁孟元;基于Akt/GSK-3β/Nrf2通路探讨低温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马宇洁;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改变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张和华;胸阻抗信号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李永勤;心肺复苏自动化过程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诗幻;关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时限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张广;胸外按压反馈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翁剑波;应用于胸外按压的人体胸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钱绍文;微加速度传感器在人工胸外按压中的应用与实物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尹存芳;人体胸廓胸外按压下的力学测试[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钱会银;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自噬水平的动态变化[D];苏州大学;2015年
7 崔英杰;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早期平均动脉压与其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王永祥;基于ECG的心脏骤停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9 赵梦龙;心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10 张e,
本文编号:2393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39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