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9-01-27 23:16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2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二组血清中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结果二组中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s ICAM-1和s VCAM-1高表达,二者的上调参与病变形成和进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s ICAM) 1) and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s VCAM) 1)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s ICAM-1 and s VCAM-1 was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58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28 adult serum samples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 ICAM-1 and s VCAM-1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 ICAM-1 and s VCAM-1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lesion, but not to sex and age.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s ICAM-1 and s VCAM-1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high, and the up-regulation of them i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the lesions.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二科;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桂贤;王丽娟;单志新;林秋雄;张雄;王硕;刘新通;;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12期

2 向磊,张淑贞,庆小宁;脑梗死发病年龄年轻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1年01期

3 许丽珍,周刚,方琪;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测定及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1年05期

4 么冬爱,汪铮,章军建,张晓琴;性激素失衡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康复;2001年15期

5 续运勤,于宗明,迟兆富,汤克仁,李大年;重症脑梗死的治疗[J];山东医药;2002年01期

6 魏寿兰,李 萍,刘 汉 ,景本年,李卓江;脑梗死患者凝溶分子标志物变化及丹参干预治疗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7 宋水江 ,闻树群 ,黄鉴政 ,丁德云 ,郑晓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脑梗死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21期

8 付鑫;以癫痫发作的脑梗死5例[J];黑龙江医学;2002年03期

9 陈新云;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原医刊;2002年09期

10 蔡茂文;脑梗死14例分析[J];四川医学;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德云;李承晏;;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建国;;脑梗死的若干问题商榷[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马桂贤;王丽娟;单志新;林秋雄;张雄;王硕;刘新通;;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黄帆;杨静;徐雪;马中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冯靓;韩钊;;血尿酸与不同病因分型脑梗死发病及预后关系的探讨[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巩林静;秦卫国;边连防;;血糖升高对脑梗死预后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洪连;吴晓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及存在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朱良付;黄如训;盛文利;卢林;李振东;;幕上130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临床CT分型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建荣;王学峰;王桥根;;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纤溶活性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建荣;王学峰;王桥根;;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纤溶活性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牛琦;蛋白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蒋超;脑梗死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损伤及黄体酮的干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彭延波;脑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对预后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4 林永忠;脑梗死患者GBE和阿托伐他汀干预前后运动捕捉和~1H-MRS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5 谢荃;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马建华;PDE4D、ALOX5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7 靳欣;Chemerin与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对HUVEC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8 管玉青;实验性脑梗死及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价和病理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楠;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俊平;胱抑素C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沈瑾;脑梗死急性期证候与CRP及1年后mRS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遇秀琨;脑梗死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汪秋艳;血清C-反应蛋白、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脑梗死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赵文凤;C-型利钠肽与脑梗死的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杨晓东;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动态表达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琼;53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D];南华大学;2011年

9 赵欣;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爽;血浆蛋白C、蛋白S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41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