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15 04:39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早期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与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动态变化,研究AMI不同发病时间段H-FABP、cTnI的表达差异,比较两种标志物在AMI中的诊断价值,了解H-FABP、cTnI与AMI早期诊断的关系,并探讨H-FABP、cTnI对AMI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异常升高为基础,再结合患者胸痛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来对AMI进行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一般要在心肌梗死发生6小时以上才能在血液中显著升高,其灵敏度不高,尽管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仍无法在早期对AMI患者做出诊断。肌红蛋白虽然灵敏度高,但是由于不能区分其在血中浓度的升高是来源于心肌还是骨骼肌,所以其特异性不够,也不能对AMI做出足够正确的诊断。鉴于以上情况,临床上缺乏一种既敏感特异性又高的生化标志物来对AMI进行诊断。H-FABP是一种有高度特异性的低分子量细胞胞浆蛋白,其基因定位于1p32-1p33上,由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4500,在其N末端有一个乙酰化的缬氨酸残基,其等电点(PI)为5.1。有报道称可以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但因定量测定耗时过长,因此定性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118例因胸痛就诊,在院住院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对照组(非AMI者29例),最后确诊冠心病者89例(SAP组21例、UAP组37例、AMI组31例)为试验组,入院即刻采血测定H-FABP、cTnI及CK-MB,根据胸痛发作到采血的时间点将AMI组分为3h组、3-6h组、6h组三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各检测指标浓度的变化和差异,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按照固相免疫层析原理,对两组患者发病3h、3-6h、6h血清中H-FABP做出定性检测。同时测定cTnI浓度,比较两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h、3-6h、6h的诊断效能。 结果:实验组血清中H-FABP、cTnI、CK-MB表达逐渐增加,且呈递增趋势。与对照组相比,SAP、UAP组cTnI、CK-MB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对照组、SAP组及UAP组cTnI、CK-MB表达明显增多(P0.01)。将AMI组按胸痛发病时间分为3h、3-6h及6h共3个亚组。结果显示,3h组H-FABP的诊断敏感度为(66.67%),显著高于cTn(33.33%)及CK-MB (11.1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ABP诊断的特异度为(88.89%),高于cTnI (55.56%)及CK-MB(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h组H-FABP的诊断敏感度为(91.67%),优于cTnI (58.33)及CK-MB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度为(91.67%),明显高于cTnI (75.00%)及CK-MB (5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h组H-FABP的诊断敏感度为(70.00%),与cTnI (60.00%)及CK-MB (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为(50.00%),低于cTnI (80.00%)及CK-MB (7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H-FABP诊断6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cTnI显著,尤以3-6h为甚。2、H-FABP是AMI有价值的预测因子,可用于AMI早期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42.22
本文编号:2561147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淑华,王丽萍,侯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561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5611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