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抗凝治疗患者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图文】:
我们进行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却并三甲综合医院的创面修复中心,我科一直承担医院急慢性创面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后、创伤术后等需要抗凝药物治疗患者,创基准备过剂,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应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临床数据,从而探索慢性创关临床路径,分析 VSD 用于抗凝病人的慢性创面的于抗凝病人的慢性创面的注意事项,以便为 VSD 在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参考。及研究内容究思路(如图 1 所示)
图 2 慢性创面程序性治疗流程图2.2 结 果2.2.1 慢性难治性创面病因 我科慢性难治性创面多以外伤性溃疡、术后溃疡、压疮、糖尿病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为主,,占 95.4%(356/373)。其中外伤后软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147 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123 例,压迫致褥疮形成 34 例,糖尿病性溃疡33 例,血管性溃疡 19 例,烧烫伤创面 11 例,其他原因形成的慢性创面 6 例。2.2.2 创面修复情况 293 例行手术封闭创面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钟子敏;吴日强;李天龙;;皮肤移植+VSD在下肢慢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年34期
2 刘书颖;;VSD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89期
3 张敬;;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93期
4 朱天存;;游离植皮术后VSD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J];名医;2020年01期
5 刘和春;;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采取VSD治疗的临床体会[J];智慧健康;2019年32期
6 罗洁谊;;VSD联合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探讨[J];辽宁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7 任龙;谢贻祥;王传思;姚磊;黄鸿武;王永森;吴永军;;VSD技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年03期
8 郭影;门岚;;糖尿病足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年09期
9 曾跃林;马翅;陈铖;谭海涛;邓利辉;吴安平;胡志辉;;外固定架联合VSD、植皮或皮瓣移植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年02期
10 段国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玲霞;宋海燕;;浅谈VSD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护理效果[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张骏;贾湘谦;韩子冀;吴昌林;陈顺宏;罗四维;;VSD在四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运用[A];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黄跟东;高乾坤;艾江波;戴闽;;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周围组织缺损并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4 王玉春;王江涛;黄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临床应用的观察及护理体会[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赵玉萍;;VSD引流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10例的护理体会[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侯存强;胡宏伟;潘银华;王林;胡波;李华德;齐威;;VSD技术在术后创面感染钢板外露中的应用[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7 刘小静;;头皮撕脱伤感染患者使用VSD引流的护理[A];2014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4年
8 程鹏;;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用VSD治疗的体会[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童松林;施敏;胡洁;高益斌;陆忠辉;应一鸣;;生肌象皮膏结合VSD技术治疗褥疮的临床研究[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薛雁文;王颖;唐锐;;慢性骨髓炎术后VSD引流的护理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磊;载纳米银海藻酸钠、丝素蛋白新型泡沫联合VSD一体化敷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对战伤感染模型的疗效[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2 郑臣校;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抗凝治疗患者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2 刘一伟;VSD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冲洗修复创面的临床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8年
3 王小龙;VSD技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熊春林;VSD技术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5 宫颖;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6 王令;开放植骨联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观察[D];泸州医学院;2013年
7 卢孟康;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徐又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面植皮中的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9 李茂鑫;几种改良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疗效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寿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4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62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