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抗凝治疗患者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00:15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创面为一定时间内(1个月)不能恢复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且无愈合倾向的创面。近年来,慢性创面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部分患者因为长期卧床或更换人工瓣膜等原因需常规抗凝治疗,如心血管外科术后病人、骨科术后卧床病人。虽然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抗凝药物的使用同样增加了创面出血的风险影响创面愈合,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这些使用抗凝剂患者的慢性创面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临床难题。慢性创面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仍未找到一种对所有患者都有效的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现今慢性创面的标准治疗方案,表现出明显促创面愈合的优势,但负压能否安全用于抗凝治疗患者的创面目前仍说法不一。那么VSD能否用于同时抗凝治疗患者的创面,如何使用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创基处理过程中,负压怎样与其他创面治疗措施协同从而最大程度地加速创面愈合?带着上述疑问,我们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且随着对慢性难治性创面研究的深入,发现不论是慢性创面创基管理的“TIME”原则或者“TIME-H”原则,都只是系统评估患者创面情况的一部分,所以建立与之相符的治疗策略和相关临床路径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目前临床医生仍普遍认为在创基准备过程中VSD不能用于同时抗凝治疗患者,会增加创面发生出血、坏死的风险,因此在负压使用过程中多停用了抗凝剂或更换为出血风险更低的其他抗凝剂。SmithNephew负压临床使用指南也建议VSD要慎用于抗凝治疗患者,对于活动性出血或止血困难的患者更应禁用。但现也有少量证据轶事性报道了在不停用或更换抗凝剂的前提下,VSD用于同时抗凝治疗患者的创面安全、有效。总的来说,VSD用于同时抗凝治疗患者创面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非常有限且存在争议,且对于降低VSD使用风险的预防措施也尚不清楚,所以需要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来分析VSD用于抗凝治疗患者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2008年至2017年我科收治了140例心血管外科术后、创伤术后等需要常规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创基准备过程中VSD用于该类患者时,未停用抗凝药物,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即使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虽然其比他抗凝剂引起创面出血的风险更高,但在未停用或更换华法林的情况下,也未观察到VSD用于该类患者增加了创面出血风险。因此我们实施了此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观察VSD用于同时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实践,包括总结创基处理策略,分析VSD使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从而为VSD在抗凝治疗患者慢性创面的应用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VSD用于慢性难治性创面创基准备的策略和临床路径探讨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我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73例慢性难治性创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我科慢性创面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慢性创面创基准备的程序性治疗策略和相关临床路径,通过创面面积、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探讨其对创面愈合和预后的影响。第二部分:VSD用于抗凝治疗患者创面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分析在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所有慢性创面患者中,筛选符合同时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慢性创面标准的全部140例样本资料。根据抗凝剂的种类,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其他抗凝剂组,再依据患者是否接受VSD治疗,在华法林组和其他抗凝剂组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负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情况)用于分析病人的基线水平是否存在偏倚;根据创面的面积、愈合时间分析VSD用于抗凝病人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根据并发症(敷料相关性皮炎、出血、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VSD用于抗凝病人慢性创面的安全性;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创面分泌物培养)评估患者发生出血以及感染的风险。通过对VSD用于不同抗凝病人干预方式的描述,总结VSD用于抗凝病人慢性创面的具体实践操作过程。所有数据都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设定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我科的慢性创面多以外伤性溃疡、术后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压疮、血管性溃疡为主,占95.4%。通过程序性的创基准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3天,95.2%的患者慢性难治性创面治愈。随访半年,仅6.7%的患者治疗后复发。2.其中同时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慢性创面多为创伤术后长期卧床或心血管外科术后的创面。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以有基础疾病的老年女性居多,创面主要为心血管外科术后形成的位于胸部的窦腔性创面,其次是下肢创面。使用华法林以外的其他抗凝剂治疗的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创面主要为创伤后形成的、位于下肢的慢性创面。3.与华法林组患者相比,其他抗凝剂组的患者的创面面积更大(P=0.00),同时导致了更长的创面愈合时间(39±22 vs 62±35,P=0.00)。4.华法林组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负压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创面大小和愈合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在其他抗凝剂组中,亚组分析显示负压组和非负压组虽在创面的面积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负压组明显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54±29 vs 72±39,P=0.04)。6.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华法林组与其他抗凝剂组相比较创面发生并发症或出血的风险未增加(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负压用于抗凝治疗患者也未增加创面发生并发症或出血的风险(P0.05)。研究结论:1.慢性创面创基准备的程序性治疗原则是指,在改善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全身营养状态的前提下,通过彻底清创和“无创换药”理念控制感染,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保持创面干湿平衡;通过负压、PRP以及生长因子类药物来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和上皮化;尽早皮片和/或皮瓣移植封闭创面,缩短病程。2.VSD带有适当的压力和模式,即使创面存在感染、瘘管以及窦道等,仍可以加速同时抗凝治疗患者的慢性创面愈合,且不会增加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3.要根据创面的感染情况和抗凝剂的种类,选择相应的VSD模式和压力。当创面感染重、脓性分泌物多时,一般采用高压(-80~-100 mmHg)持续模式;当创面感染轻、分泌物少时,一般采用低压(-60~-80 mmHg)间断模式;对于使用华法林的病人,一般用低压(-60~-80 mmHg)持续模式。4.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止血困难时,应立即停止VSD治疗,并采取适当措施止血。使用抗凝剂特别是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并控制INR值在1.8-3.0之间。感染性的伤口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频繁地更换敷料以防加重创面感染。
【图文】:

思路,抗凝药物,创面修复,综合医院


我们进行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却并三甲综合医院的创面修复中心,我科一直承担医院急慢性创面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后、创伤术后等需要抗凝药物治疗患者,创基准备过剂,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应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临床数据,从而探索慢性创关临床路径,分析 VSD 用于抗凝病人的慢性创面的于抗凝病人的慢性创面的注意事项,以便为 VSD 在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参考。及研究内容究思路(如图 1 所示)

流程图,程序性,流程图,糖尿病性溃疡


图 2 慢性创面程序性治疗流程图2.2 结 果2.2.1 慢性难治性创面病因 我科慢性难治性创面多以外伤性溃疡、术后溃疡、压疮、糖尿病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为主,,占 95.4%(356/373)。其中外伤后软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147 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123 例,压迫致褥疮形成 34 例,糖尿病性溃疡33 例,血管性溃疡 19 例,烧烫伤创面 11 例,其他原因形成的慢性创面 6 例。2.2.2 创面修复情况 293 例行手术封闭创面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钟子敏;吴日强;李天龙;;皮肤移植+VSD在下肢慢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年34期

2 刘书颖;;VSD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89期

3 张敬;;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93期

4 朱天存;;游离植皮术后VSD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J];名医;2020年01期

5 刘和春;;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采取VSD治疗的临床体会[J];智慧健康;2019年32期

6 罗洁谊;;VSD联合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探讨[J];辽宁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7 任龙;谢贻祥;王传思;姚磊;黄鸿武;王永森;吴永军;;VSD技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年03期

8 郭影;门岚;;糖尿病足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年09期

9 曾跃林;马翅;陈铖;谭海涛;邓利辉;吴安平;胡志辉;;外固定架联合VSD、植皮或皮瓣移植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年02期

10 段国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玲霞;宋海燕;;浅谈VSD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护理效果[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张骏;贾湘谦;韩子冀;吴昌林;陈顺宏;罗四维;;VSD在四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运用[A];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黄跟东;高乾坤;艾江波;戴闽;;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周围组织缺损并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4 王玉春;王江涛;黄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临床应用的观察及护理体会[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赵玉萍;;VSD引流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10例的护理体会[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侯存强;胡宏伟;潘银华;王林;胡波;李华德;齐威;;VSD技术在术后创面感染钢板外露中的应用[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7 刘小静;;头皮撕脱伤感染患者使用VSD引流的护理[A];2014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4年

8 程鹏;;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用VSD治疗的体会[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童松林;施敏;胡洁;高益斌;陆忠辉;应一鸣;;生肌象皮膏结合VSD技术治疗褥疮的临床研究[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薛雁文;王颖;唐锐;;慢性骨髓炎术后VSD引流的护理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磊;载纳米银海藻酸钠、丝素蛋白新型泡沫联合VSD一体化敷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对战伤感染模型的疗效[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2 郑臣校;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抗凝治疗患者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2 刘一伟;VSD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冲洗修复创面的临床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8年

3 王小龙;VSD技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熊春林;VSD技术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5 宫颖;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6 王令;开放植骨联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观察[D];泸州医学院;2013年

7 卢孟康;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徐又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面植皮中的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9 李茂鑫;几种改良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疗效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寿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4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624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