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环氧合酶-2在脓毒症髓源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19 23:10
【摘要】:背景和目的:脓毒症时机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脓毒症后期,机体免疫抑制导致的继发感染是脓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目前对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知之甚少。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组调节性免疫细胞,其主要特点是形态上为不成熟的髓系细胞、对效应T细胞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MDSCs主要通过表达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耗竭精氨酸,阻断T细胞CD3ζ链合成,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T细胞凋亡。此外,它还能通过耗竭半胱氨酸抑制T细胞增殖,通过表达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O synthease, iNOS)产生NO、合成氧自由基等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MDSCs聚集是脓毒症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但目前对脓毒症时调控MDSCs增殖和活化的机制尚知之甚少。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为膜磷脂一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代谢环路(MPL-AA-PGs)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在激素、促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促癌剂等的作用下呈诱生性表达,参与炎症、生殖和肿瘤形成。已有研究提示,环氧合酶一2(Cox-2)可调节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从而参与炎症反应。PGE2可调节精氨酸酶1表达,从而增强MDSCs的抑制活性。已有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中,Cox-2是MDSCs增殖和活化的重要机制;抑制Cox-2可逆转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但脓毒症中Cox-2在MDSCs扩增和活化中的作用。 方法: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绿脓杆菌滴鼻,建立CLP二次打击模型。(2)以Cox-2抑制剂NS398(20mg/kg,腹腔内注射)作用于CLP脓毒症小鼠,对照组仅给予同等剂量的溶剂;(3)观察不同组小鼠的死亡率;(4)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骨髓和外周血中MDSCs比例;(5)自小鼠脾脏分离MDS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检测MDSC的抑制活性;(6)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细胞增殖、凋亡,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检测小鼠体内T细胞反应情况。(7)免疫酶联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8)记录不同组小时接受绿脓杆菌二次打击后的死亡率,观察其对二次打击的抵抗力。 结果:Cox-2抑制剂NS398可促进脓毒症小鼠T细胞增殖(P0.05),但对T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NS398治疗组小鼠DTH反应较CLP组显著增强,但仍较假手术组为弱(P0.05)。Cox-2抑制剂可减少CLP脓毒症小鼠7天和14天时脾脏和骨髓中MDSCs比例(P0.05),并降低CLP小鼠MDSCs的抑制活性(P0.05),但对1天和3天时MDSCs数量比例和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NS398治疗组MDSCs精氨酸酶-1表达和iNOS表达均较CLP组下调。Cox-2抑制剂NS398治疗组小鼠对二次打击(绿脓杆菌滴鼻)的抵抗力较CLP组增强(P0.05),MDSCs过继回输可消除此效应(P0.05),提示NS398通过抑制MDSCs扩增和抑制活性部分逆转CLP脓毒症小鼠免疫抑制。NS398提高CLP7d脾细胞IL-6、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P0.05)。说明NS398可部分逆转脓毒症的免疫低反应性,但不能完全恢复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 结论:以上研究提示Cox-2在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MDSCs扩增和抑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Cox-2作为脓毒症免疫抑制的治疗靶点提供了初步实验基础。
【图文】:

抑制活性,脓毒症,小鼠,T细胞


Cox-2抑制剂NS398减轻脓毒症小鼠Gr-l+CDllb+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活性29

脓毒症,绿脓杆菌,抵抗力,小鼠


Cox-2抑制剂NS398对脓毒症小鼠对绿脓杆菌二次打击抵抗力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家科,盛志勇,郭振荣,高建川,纪晓峰,杨红明,高维宜,贺立新,贾晓明,刁力,李利根;不同治疗阶段(1970~1998年)烧伤脓毒症的防治经验[J];中华烧伤杂志;2000年02期

2 袁志强,彭毅志;新的肾透疗法防治脓毒症[J];中华烧伤杂志;2000年02期

3 王正国;脓毒症研究概况[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1期

4 储开建;脓毒症中的基因因素[J];中国急救医学;2003年08期

5 李敬远;2003年国际脓毒症定义讨论会公报记要[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年05期

6 姚咏明,柴家科;烧伤脓毒症的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3年03期

7 陶晓根,承韶辉,赵劲松;蛋白C系统与脓毒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1期

8 盛志勇;努力提高脓毒症的认识水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3期

9 林洪远,盛志勇;我们需要一个更清晰的脓毒症概念和标准——介绍和评析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14期

10 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柴家科;脓毒症定义及诊断的新认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赛;李梨平;宋春荣;周舟;刘兰香;康艳;;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测定与血小板计数在脓毒症疹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杨燕文;;降钙素原、白介素6和白介素8在儿童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蒋建新;;成体干细胞与脓毒症[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旺龙;谭家香;余栋栽;;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脓毒症44例[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5 陈乔林;;关于脓毒症的中医思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磊;刘志锋;;肠肝轴与脓毒症[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洪远;盛志勇;;我们需要一个更清晰和准确的脓毒症定义——对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的初步评析[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姚咏明;林洪远;柴家科;盛志勇;;脓毒症的新概念、定义和诊断系统探讨[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闫素英;;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认识[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擎宇;贾清颜;苏全冠;M WEIGAND;E MARTIN;;影响脓毒症病人生存的临床因素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影;脓毒症比心梗更凶险[N];健康报;2007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 李春盛;脓毒症需采用综合治疗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脓毒症研究思路是否该扩展[N];健康报;2012年

4 张献怀;破译脓毒症的密码[N];科技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徐亚静;肯定脓毒症概念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刘燕玲;中西合力应对脓毒症[N];健康报;2006年

7 刘燕玲;中西合力应对脓毒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大庆市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 纪树萍邋衣晓峰 整理;脓毒症有预警信号[N];健康报;2007年

9 张献怀;我国脓毒症临床防治学术专著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徐亚静;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有优势[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平波;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早期预测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曾其毅;脓毒症早期大鼠线粒体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岩;淋巴液引流技术改进及脓毒症大鼠淋巴液的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陈艳明;脓毒症时一氧化氮在肺脏和心脏中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周苏明;细菌脂蛋白耐受对炎症反应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以及对脓毒症小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杜晓辉;性别及雌激素对脓毒症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李仁杰;环氧合酶-2在脓毒症髓源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绍泽;广谱抗生素压力下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耐药基因播散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李冰;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肠微循环及肠道屏障的干预[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10 罗从娟;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及其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彦峰;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结合多肽对单核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小鼠保护作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2 魏乔;抑制补体激活对脓毒症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漆勇;血浆凝溶胶蛋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于殊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脓毒症大鼠肾脏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亮;脓毒症时内皮细胞损伤与肾、肺功能损害间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真玉;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玮珏;肾上腺髓质素对脓毒症大鼠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吕晨;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盛萍萍;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牛少敏;甘草酸二铵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3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633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