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益生菌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9:26
【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干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1(C1)、模型组1(M1)、益生菌干预组1(Y1)、对照组2(C2)、模型组2(M2)、益生菌干预组2(Y2)。通过腹腔注射CCl_4和D-GalN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以益生菌进行提前和造模后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大鼠体重、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血浆内毒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干预可以显著减轻ACLF大鼠的肝损伤并促进肝损伤的恢复,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内毒素水平(F1值分别为61.37、18.27、21.00、87.01,F2值分别为14.02、11.39、35.80、19.14,P0.05),增加肠道(sIgA)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F1值分别为67.10、101.5、105.4,F2值分别为15.37、25.02、126.00,P0.05),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结论:ACLF大鼠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屏障功能障碍,益生菌干预可以重塑ACLF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维护ACLF大鼠的肠屏障功能,促进ACLF大鼠肝脏的修复。
【图文】:

益生菌,组织病理,HE染色,济宁


济宁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M2 组相比大鼠肝细胞水肿明显减轻,,肝细胞形态结构稍紊乱,小片状坏死,汇管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图 2A、3A)M2、Y2 组的 AST、ALT、TBIL 较 M1 组、Y1 组明显降低,M组的 AST、ALT、TBIL 均较相对应的 C 组明显升高(*P <0.05/**P<0.01),Y 组 AST、ALT、TBIL 均较相对应的 M 组下降,Y1 组 AST、ALT、TBIL 较 M1 组明显下降(*P <0.05/**P <0.01);Y2 组的 AST、ALT 较 M2 组明显下降(P <0.05),Y2 组的 TBIL 较 M2 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 2B、3B)

益生菌,组织病理,肠道,HE染色


图 3 造模后益生菌干预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及肝功变化 A:HE 染色 ×200;B:生化学检测侧 (* P <0.05;** P <0.01)3 不同组别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和 ZO-1 mRNA 及occludin 蛋白含量比较M2、Y2 组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和 ZO-1 mRNA 含量分别较 M1、Y1 组高,M 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和 ZO-1 mRNA含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P <0.01);Y1 组的 occludin 和 ZO-1mRNA 含量较 M1 组明显升高但仍低于 C1 组(P <0.05)。Y2 组的ZO-1 mRNA 含量较 M2 组明显升高但仍低于 C2 组,Y2 组的 occludinmRNA 较 M2 明显升高(P <0.05),而较 C2 组稍有下降(P>0.05)
【学位授予单位】:济宁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茹;曾菠;陈柳莹;李淑婷;张楠楠;李海;;CLIF-C OFs在非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偿患者中鉴别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15年10期

2 曾朱君;戴小波;唐文志;;人源性乳酸杆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与优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2期



本文编号:2633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633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