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十年后随访的肺功能和代谢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15:24
【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对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十年后的随访,结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肺功能、激素应用情况以及代谢组学方面的观察指标,全面分析SARS患者远期在肺功能及代谢组学上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03年SARS爆发期间被感染的27例患者,按照性别、年龄、职业情况选取25例作为健康对照,进行随访;调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肺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住院期间的激素应用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两比较时应用秩和检验,用Spearman相关检验来检测非正态分布及等级变量之间是否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谢组学分析选例同肺功能选例。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凝血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及电解质。对上述指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两比较时应用秩和检验,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层序聚类分析来检测非正态分布及等级变量之间是否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肺功能:27例病例中有25例(占92.59%)生存质量评分差,2例(占7.41%)生存质量评分中等,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0),生理机能与FEV1、FEV1%FVC具有正相关。25例接受肺通气功能检查患者中18例(72%)通气功能正常,7例(28%)通气功能障碍,包括3例轻度限制性障碍,1例轻度阻塞性障碍,1例中度限制性为主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1例中度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1例重度限制为主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22例肺弥散功能检查患者中19例(86.36%)弥散功能正常,3例(13.64%)弥散功能下降。SARS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以弥散功能损害为著。2、代谢组学:27例SARS者中有25人与对照组进行血清和尿液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SARS患者代谢组学异常,SARS患者自从康复以来,生活质量低下,易发炎症反应,肿瘤,代谢紊乱等方面的疾病。SARS患者血清代谢组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SARS患者的尿液中代谢物没有发生明显改变。OPLS-DA分析表明,SARS患者的血液中的代谢物明显区别于对照组,提示其血清代谢组发生了明显改变。高于对照组的代谢物包括,2,3,4-三羟基丁酸、半胱氨酸、长链酰肉碱(C18:0和C18-OH)、果糖、1,2,4-三羟基苯、焦谷氨酸和肌醇磷酸;对于对照组的代谢物包括,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游离肉碱和精氨酸。SARS患者血清中肌醇-3-磷酸和磷脂酰肌醇明显对照组,在SARS患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在SAR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低密度脂蛋白与总甘油三酯水平也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SARS感染或感染后的康复过程中磷脂酰肌醇重新合成能力增强。结论1.SARS部分患者在十年后肺通气和弥散功能降低,以后者为主;肺影像的改变与肺通气功能下降一致。说明SARS所致的肺损伤具有一定可逆性,但个别病例难以恢复。2.患者的代谢机能改变与SARS病毒有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63.8
【图文】:

肺功能,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 1.1 SARS 组和对照组肺功能的比较表 1.4 SARS 组和对照组肺功能的比较对数 分组 均值±标准差 t 值 p 值VC MAX 23SARS 组 92.7±18.474-0.203 0.841对照组 93.58±14.139FVC 23SARS 组 91.47±18.6-0.286 0.778对照组 92.68±13.086FEV1 23SARS 组 88.79±21.876-0.943 0.356对照组 93.95±14.441FEV1%FVC 23SARS 组 80.84±11.57-1.559 0.133对照组 85.42±6.094SARS 组 75.24±32.424

趋势图,康复期,趋势,肺功能


图 1.2 SARS 组康复期肺功能变化趋势由于第二、三次随访病例数有限,所以将第一次随访结果与本次随访结果进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结果见表 1.6。FVC、FEV1、TLCO-SB、TLCOc/VA较早期有所改善,其中 TLCOc/VA 有显著性改善,而 FEV1%FVC 和 TLC-He实显著降低了。表 1.6 SARS 组康复早期与十年后肺功能比较随访分期FVC FEV1FEV1%FVCTLC-HE TLCO SB TLCOc/VA对数 21 21 21 19 19 19ep-03 86.00±16.4984.69±15.71 84.64±6.72100.79±12.7871.84±13.90 61.58±9.00ec-13 90.69±21.6287.52±24.0180.45±11.1781.22±14.3372.97±13.3894.25±14.87t 值 -1.171 -0.689 2.148 6.928 -0.359 -1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梦琦;李军;朱凤妹;刘畅;;黑曲霉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17年04期

2 王献;林树海;蔡宗苇;;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5期

3 胡正青;林夏珍;郭明;;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6期

4 刘昌孝;;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8年02期

5 孙茂成;李艾黎;霍贵成;孟祥晨;;乳酸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10期

6 夏建飞;梁琼麟;胡坪;王义明;罗国安;;代谢组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新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1期

7 刘昕朋;张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和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年03期

8 关瑾;许文雅;阎峰;石爽;王思林;;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01期

9 王映芬;付翔杰;张巍;谭潭;;基于质谱技术的乳腺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年05期

10 罗艺淇;王俊;付晗;刘小立;徐健;方小衡;;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疾病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卫生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琳;黄真真;高瑶;时琳;张琪尔;杭纬;;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肾癌代谢组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司端运;刘昌孝;;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许国旺;;代谢组学研究的新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郭明星;高晓燕;彭珑;苏建坤;;清开灵注射液清热作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建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洪战英;;代谢组学研究及临床应用[A];第七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6 曾s

本文编号:2725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725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