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1 08:32

  本文关键词:脑外伤对骨折愈合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内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368±25g。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1周组,B组为单纯骨折1周组,C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2周组,D组为单纯骨折2周组。A、C组制作脑外伤和股骨干骨折模型,B、D组制作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作对照。各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行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MP-2表达,RT-PCR检测BMP-2mRNA水平。结果X线片示A组骨折端有较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B组骨折线清晰;C组骨折端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D组仅有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HE染色A组可见较多早期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B组骨折间隙可见成纤维细胞,仅夹杂有少量的早期软骨细胞;C组骨折端有新生骨小梁长入;D组未见有骨小梁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胞浆均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A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B组,并且显色强;C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D组,并且显色强。分析显示A、C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762%±0.052%、0.756%±0.079%,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B、D组的0.702%±0.052%、0.672%±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分析显示:A~D组骨痂BMP-2mRNA含量依次递减,A、C组骨痂BMP-2mRNA含量为1.07±0.13、0.78±0.11,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B、D组的0.91±0.12、0.6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脑外伤后BMP-2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单位】: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
【关键词】骨折愈合 脑外伤 骨形成蛋白 基因表达 大鼠
【分类号】:R683;R651.15
【正文快照】: 颅脑损伤患者伴随的四肢骨折往往可见到大量骨痂过度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其骨折愈合明显快于单纯骨折患者。尽管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均支持中枢神经损伤促进骨折愈合的结论[1-4],但其作用机制仍未明确。骨折愈合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其中起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浩;恽时峰;王跃;高萍;李新华;杭明富;马勇;马德忠;;脑外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6年03期

2 汪学军,裴福兴,池雷霆,向明,段宏;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愈合过程中bFGF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01期

3 张永刚,卢世璧,王继芳,张伯勋;BMP-2、TGF-β、bFGF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表达[J];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07期

4 王新;宋跃明;裴福兴;;中枢神经损伤大鼠骨痂中神经肽的表达[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6期

5 王清华!510282广州,徐如祥!510282广州,李良平!510282广州,蔡颖谦!510282广州,邹玲!510282广州;大鼠不同程度脑损伤模型的建立[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6 王守君;张柳;孙良智;赵文国;;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愈合过程中TGF-1β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5期

7 孙良智;张柳;王守君;赵文国;;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骨折愈合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和骨痂中的表达[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蕴玉;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进展[J];当代医学;2002年01期

2 詹传伟;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48例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1期

3 郑丰任,曾而明,袁军,赖润龙,周德祥;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葡萄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4 杭春华,史继新,黎介寿,吴伟;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变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2期

5 杭春华;史继新;吴伟;印红霞;;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核因子-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6 杜显刚;官鹏;陈雪梅;张林;李明远;谭志巍;王亚琴;;大鼠脑外伤后大脑皮质脑红蛋白的定量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7 杨徐松,于虎,吴照发,张洪,赵国梁,张中林;Haffa骨折九例诊治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8 白云驰,阚志生;大鼠脑挫裂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素研究[J];河北医药;2004年02期

9 何朝晖,支兴刚,唐文渊,石全红;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急性期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6期

10 蔡春水!430060,李家元!430060,袁仙桃!430060;透明质酸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作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永刚;王自立;;BMP-2/4在脊柱结核病灶骨中的表达[A];全国脊柱与四肢骨关节结核病诊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学;强化赋形骨基质在修复骨缺损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实验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2 孙明林;磷酸钙骨水泥/BMP复合人工骨的研制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史保中;红细胞在创伤性脑内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刘劲芳;脑挫裂伤时伤灶中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及凝血酶预处理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崔赓;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的研制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张治平;大鼠颅脑损伤模型脑内炎症反应及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赵小纲;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连友;大鼠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的立体定向控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薛斌;NRAGE抑制细胞生长、粘附和迁移分子机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建云;轻中型脑损伤鼠分类标准、认知行为障碍的病理学与中枢胆碱能神经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地;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中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张之栋;颈椎后纵韧带增殖细胞核抗原定位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曾而明;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葡萄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4 何朝晖;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5 张伟;甲壳质衍生物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对BMP和TGF-β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3年

6 胡俊;兔严重烫伤早期血脑屏障开放的动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陈景森;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脑含水量及脑NO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8 何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足骨生长发育特点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9 李德辉;重组近交系小耳猪复合骨修复犬桡骨缺损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10 李红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清华!510282广州,徐如祥!510282广州,李良平!510282广州,蔡颖谦!510282广州,邹玲!510282广州;大鼠不同程度脑损伤模型的建立[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2 孙玉鹏,陆裕朴,胡蕴玉,陈镔复,曹云新;TGF-β诱导体内成骨效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黄煌渊,张权,周强,张义;合并颅脑外伤昏迷者的骨折愈合及其治疗时机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年05期

4 马庆海,赵霞,杨文东;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TGF-β_1、NSE动态检测及其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02年18期

5 姬洪全,党耕町,马庆军,王志国;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8年02期

6 张雪非;四肢骨折合并颅脑伤治疗十年回顾(附138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2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影响愈合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年07期

2 罗安志;;高压氧对脑外伤硬膜下积液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1期

3 郭辉;顼红雨;杨文昭;;儿童脑外伤脑电图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3期

4 朱江龙;苏波;王大伟;;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2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2期

5 龙翔;;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58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6 李兵;罗同青;李连;胡朝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脑损伤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1年06期

7 杨波;陈芳;余东升;;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23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06期

8 王天恩;王新;;欣梅乐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9 孙江红;郭相杰;;大鼠实验性脑外伤后核因子κB活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10 高友俊;韩巍;苏宁;;手头状骨骨折1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脑外伤后肢体骨折愈合加速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继东;夏群;苗军;金鸿宾;;脑外伤对骨折愈合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潘子翔;井万里;;转化生长因子-β对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张伟;;脑外伤后肢体骨折愈合加速的研究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欧阳亚涛;;ICF的理念与核心组合在脑外伤康复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许光旭;;脑外伤后疼痛解剖与病理生理特征[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C];2011年

7 许长德;张林娣;徐火根;张婕;南宇乐;顾祯祺;曾纪骅;;脑外伤后血流灌注显像的意义[A];全国神经核医学与神经科学新进展研讨会暨核医学科普专家工作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8 周谊芬;车彦军;吴圆圆;刘灿均;董玉林;张志军;倪衡建;;骨髓基质细胞脑室内移植对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黄时萍;;156例脑外伤心电图分析[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杨乃久;徐炜;;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康复治疗[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震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脑外伤后能不能康复[N];沈阳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孟朱普 通讯员 周明新;骨折愈合有第三种方式[N];健康报;2000年

3 北京军区总医院 张梅珍 庄海红;“里应外合”:迫使骨折愈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天津医院教授 张铁良;骨折愈合不可“加速”[N];健康报;2000年

5 冯立中 王红梅;回收碎骨屑帮助骨折愈合[N];健康报;2009年

6 廉东升 赵慧娟;X线检查次数对骨折愈合的影响[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7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隋文泉;胫骨髓内梅花针可加速骨折愈合[N];健康报;2000年

8 马达;骨折用药当小心[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梅海波;要让骨折愈合快 复位固定要忍耐[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叶哲伟;四肢骨折术后要正确锻炼[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强;颅骨骨折在脑外伤促新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周海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基因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万岷;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相关机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张爱平;力臂式单侧液压调控粘弹性骨折外固定系统对骨干骨折愈合全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5 王狸,

本文编号:298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98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