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4:28

  本文关键词: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8例(发病7天),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于入院后2天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HCY、hs-CRP水平,应用颈部血管彩超将178例患者分成颈动脉狭窄组103例(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34例)和无颈动脉狭窄组7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1.17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1.46%、颈动脉狭窄检出率57.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血清HCY水平在颈动脉软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分别与硬斑块组比较,血清HCY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hs-CRP水平在颈动脉斑块3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 3.伴颈动脉软斑块、混合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伴颈动脉硬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CY含量、hs-CRP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血清HCY含量在颈动脉狭窄轻、中、重3组间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狭窄组血清hs-CRP含量与重度狭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颈动脉狭窄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而且颈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 2.血清HCY水平及hs-CRP水平在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3组间比较,差别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 3.伴软斑块、混合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伴硬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随着颈动脉斑块的稳定,血清HCY、hs-CRP水平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 4.轻、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CY含量、hs-CRP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伴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CY含量、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HCY、hs-CRP水平与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5.血清HCY含量在颈动脉狭窄轻中重3组间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s-CRP含量在轻、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比较,伴重度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hs-CRP含量高于伴轻、中度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HCY、hs-CRP水平与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成正相关;颈动脉狭窄愈重,血清HCY、hs-CRP水平愈高。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语9-10
  • 前言10-12
  • 研究现状、成果10-11
  • 研究目的、方法11-12
  • 1 对象和方法12-14
  • 1.1 研究对象12-13
  • 1.1.1 入组标准12
  • 1.1.2 排除标准12-13
  • 1.2 研究方法13-14
  • 1.2.1 HCY测定及正常值13
  • 1.2.2 hs-CRP测定及正常值13
  • 1.2.3 颈动脉超声检测标准13-14
  • 1.3 统计学方法14
  • 2 结果14-18
  • 3 讨论1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8-39
  • 综述39-61
  • 综述参考文献53-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秀,刘春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及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年03期

2 白雁明;胡淑丽;秦艳芬;朱晓波;;颈动脉狭窄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当代医学;2011年19期

3 连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1期

4 李爱民,何作云,周小波,覃军,黄岚,宋耀明,祝善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家兔血管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6期

5 傅毅,刘建荣,陈生弟;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6 郭毅,周志斌,姜昕,赵宏文,陈实,古坤毅,马可夫;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05期

7 吴晓娟;盛国安;许峥贵;;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年02期

8 刘亚平,张莹,王从旭,李博;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9 刘春风;;重视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美国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解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8期

10 王智斌,袁红,谭太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性肾病[J];四川医学;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99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