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1 12:28
  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移植iPSc各时间点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局部单向动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2周后,AMI+iPSc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回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I+iPSc组Cox-43的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iPSc移植后2周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小鼠的心肌局部单向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增强其电位稳定性。 

【文章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39(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AMI造模后心电图

细胞复苏,动作电位,心肌


2. iPSc复苏后的形态学观察及鉴定 因所购小鼠iPSc细胞系为IP14D-4细胞,鉴定显示Oct-4-GFP+,呈未分化状态,移植后1周可观察到荧光已萃灭(图2)。3.iPSc移植对AMI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iPSc移植后2周,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振幅为(0.19±0.05)mV,复极50%的MAPD时程(MAPD50)为(63.72±13.12)ms,较AMI组振幅(0.14±0.03)mV,MAPD50(51.32±18.13)ms明显回升;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3~5所示;为实验各组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各参数具体数值, 见表1。

动作电位,心肌


3.iPSc移植对AMI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iPSc移植后2周,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振幅为(0.19±0.05)mV,复极50%的MAPD时程(MAPD50)为(63.72±13.12)ms,较AMI组振幅(0.14±0.03)mV,MAPD50(51.32±18.13)ms明显回升;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3~5所示;为实验各组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各参数具体数值, 见表1。图4 造模后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源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J]. 田蕾,柳金英,白蕊,吴福建,张惠敏,谢璇,苏聪平,王青,郭淑贞,王伟,兰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02)



本文编号:307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07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