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5-23 12:30
  目的:回顾分析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凝血功能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探讨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脓毒症患者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7±18)岁。存活52例,死亡29例。入住ICU后24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集外周静脉血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PT、APTT、FIB、TT)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入院24h内最快心率,最快呼吸频率,最低平均动脉压。计算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的分值分3组:评分小于10分为A组,评分10~20分为B组,评分大于20分为C组。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凝血功能相关指标(PT、APTT、FIB、TT和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组和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组。结果:1.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组与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于后者(P<0.05);APACHEⅡ评分高于后者(P<0.05);病死率大于后者(P<0.05)...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脓毒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影响[J]. 李伟.  中国急救医学. 2011 (02)
[2]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J]. 许晓巍,李岩,贡伟,赵英英,沈芸,史红潮,郑明芳,徐侃.  临床急诊杂志. 2010(04)
[3]脓毒症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J]. 宋振举,郦珊珊,童朝阳,姚晨玲,孙湛,黄培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1)
[4]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脓毒症[J]. 郑贵军,李银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02)
[5]综合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回顾分析[J]. 张振辉,陈晓辉,林珮仪,江慧琳,熊旭明,张弋.  中国急救医学. 2008(03)
[6]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J]. 邓咏梅,樊晓东,薛晓艳,朱继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02)
[7]凝血4项的临床应用[J]. 贺航咏,杨媛华.  中国医刊. 2008(01)
[8]脓毒症定义及诊断的新认识[J]. 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柴家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06)
[9]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临床应用和意义[J]. 江学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04)
[10]炎症、内皮、凝血与脓毒症[J]. 郑贵军,孙茜,李银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09)



本文编号:3202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202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