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01:02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98例),对照组(n=98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毫克/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克/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行hs-CRP检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 周洋,荣阳,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8(06)
[2]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依达拉奉的药理与临床[J]. 王震宇,王荣富,禹同生,陈澍. 安徽医药. 2009(01)
[3]早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J]. 张锐,冯继贞,李新立,唐淑花,刘群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01)
[4]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自由基及BDNF的影响[J]. 李志华,鲁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5]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杜福文,林晖,黄丽华,杜福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6)
[6]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陈伟,常新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03)
[7]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SF水平[J]. 李倩.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6(01)
[8]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6)
[9]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6)
本文编号:3201982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09)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 周洋,荣阳,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8(06)
[2]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依达拉奉的药理与临床[J]. 王震宇,王荣富,禹同生,陈澍. 安徽医药. 2009(01)
[3]早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J]. 张锐,冯继贞,李新立,唐淑花,刘群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01)
[4]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自由基及BDNF的影响[J]. 李志华,鲁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5]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杜福文,林晖,黄丽华,杜福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6)
[6]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陈伟,常新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03)
[7]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SF水平[J]. 李倩.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6(01)
[8]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6)
[9]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6)
本文编号:3201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2019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