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及血清Hcy和CysC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6 16:23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损伤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损伤、血清Hcy和CysC水平变化及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B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颅内动脉峰流速(Vp)和平均流速(Vm)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脉动指数(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动脉Vp和V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文章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BI和NIH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ysC水平比较
    2.5 两组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J]. 余芬.  中国新药杂志. 2018(24)
[2]小牛血清去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其血清IL-8、Fibulin-5和TNF-α水平的影响[J]. 韩艳,武茜,潘红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24)
[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熊文莉,何晓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23)
[4]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翟羽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8(05)
[5]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刘小军,吴开毅,刘南午,羊文芳,陈克尚,李朝,吴海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5)
[6]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hs-CRP、FIB及HCY的关系[J]. 程海涛,胡文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04)
[7]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张飞飞,孙妍,张丽,董功巧,陈智永,刘冰.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7)
[8]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参数与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J]. 马丽娜,李兴,余丹,杨国帅,周治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8(12)
[9]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神经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刘信东,王欣,张利娟,杨乐,周怡.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8(04)
[10]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李运鹏,张青松.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8(01)



本文编号:3303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303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