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1号方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发布时间:2021-07-28 14:09
目的探讨脑梗死1号方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丁基苯酞、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梗死1号方,疗程14 d。检测中医证候疗效、NIHSS评分、神经功能指标(NSE、NGF、BDNF)、内皮功能指标(NO、ET-1、vWF、VEGF)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及NSE、ET-1、vWF水平降低(P<0.05),NGF、BDNF、NO、VEGF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1号方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文章来源】:中成药.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急性脑梗死)
1.2.2 中医(中风病)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治疗手段
1.4.1 对照组
1.4.2 观察组
1.5 疗效评价
1.6 指标检测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疗效
2.2 NIHSS评分
2.3 神经功能指标
2.4 内皮功能指标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的影响[J]. 刘青,黄德弘,黄坚红,王成银,许幸仪,翁旭亮,何子意. 广东医学. 2018(12)
[2]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位的研究进展[J]. 鲁国,李烁,闫福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 (05)
[3]中风病特色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再评价研究[J]. 裴莹,徐锦平,孙明月,海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6)
[4]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梗死部位的相关研究[J]. 吕林利,张琛,尹世敏,李秋俐,王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1)
[5]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刘鸣,贺茂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04)
[6]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J]. 张琦,牛文彦,李晓亮,苏桂新,孙续国. 山东医药. 2015(01)
[7]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ET-1、vWF、H-FABP、PAO的相关性研究[J]. 李定祥,方学杰,刘晓丹,李平,刘文华,文果,邓奕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08)
[8]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的动态变化[J]. 王翠兰,石秋艳,孙原,范亚霞,张春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4)
[9]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特征及远期预后[J]. 董大伟,袁定新,王建民,辛秀峰,黄立安,徐安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06)
[10]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J]. 邓远琼,刘伯胜,邓远琪,胡志彪,刘贞,范华,胡建新,王海荣. 中国全科医学. 2013(32)
本文编号:3308059
【文章来源】:中成药.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急性脑梗死)
1.2.2 中医(中风病)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治疗手段
1.4.1 对照组
1.4.2 观察组
1.5 疗效评价
1.6 指标检测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疗效
2.2 NIHSS评分
2.3 神经功能指标
2.4 内皮功能指标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的影响[J]. 刘青,黄德弘,黄坚红,王成银,许幸仪,翁旭亮,何子意. 广东医学. 2018(12)
[2]急性脑梗死治疗体位的研究进展[J]. 鲁国,李烁,闫福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 (05)
[3]中风病特色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再评价研究[J]. 裴莹,徐锦平,孙明月,海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6)
[4]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梗死部位的相关研究[J]. 吕林利,张琛,尹世敏,李秋俐,王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1)
[5]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刘鸣,贺茂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04)
[6]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J]. 张琦,牛文彦,李晓亮,苏桂新,孙续国. 山东医药. 2015(01)
[7]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ET-1、vWF、H-FABP、PAO的相关性研究[J]. 李定祥,方学杰,刘晓丹,李平,刘文华,文果,邓奕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08)
[8]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的动态变化[J]. 王翠兰,石秋艳,孙原,范亚霞,张春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4)
[9]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特征及远期预后[J]. 董大伟,袁定新,王建民,辛秀峰,黄立安,徐安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06)
[10]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J]. 邓远琼,刘伯胜,邓远琪,胡志彪,刘贞,范华,胡建新,王海荣. 中国全科医学. 2013(32)
本文编号:3308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3080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