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1-08-09 03:2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S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脑血流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5.42±3.48)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1.27±4.01)pg/ml、C反应蛋白(CRP)水平(22.52±2.13)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1.64±4.06)pg/ml、(55.54±5.11)pg/ml、(34.96±3.2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血流速度(Vs)为(92.92±9.03)cm/s、平均血流速度(Vm)为(58.27±7.82)cm/s高于对照组的(88.85±8.96)、(40.25±7.25)cm/s,搏动指数(PI)为(0.49±0.07)低于对照组的(0...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4(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 邓汝荣,邹姗姗. 吉林医学. 2019(04)
[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J]. 曲小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2)
[3]分水岭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 耿延磊,陈洪静,韩笑峰,衣香明,马文彬,马学英,陈金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8(01)
[4]基于文献挖据的脑分水岭梗死中医证候要素研究[J]. 周丽华,刘宁. 光明中医. 2017(21)
[5]脑分水岭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 苏应龙,王智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02)
[6]急性脑分水岭梗死进展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 徐辉,方岩,王经忠,杨青松,姬卫东,刘琴,张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2)
[7]不同分型的分水岭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 殷萍,魏亚芬,卢冲,刘永丹,臧召霞,朴钟源,房秋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2)
[8]中国人脑分水岭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分析[J]. 董美学,胡玲,黄远军,贺维,王啸,魏有东,李琦,谢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6)
[9]高敏C反应蛋白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J]. 王艳秀,吴寿岭,朱婕,王剑利,金成,赵海燕,侯国盛,李冬青,李金锋,邸艳荣.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03)
本文编号:3331260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4(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 邓汝荣,邹姗姗. 吉林医学. 2019(04)
[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J]. 曲小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2)
[3]分水岭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 耿延磊,陈洪静,韩笑峰,衣香明,马文彬,马学英,陈金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8(01)
[4]基于文献挖据的脑分水岭梗死中医证候要素研究[J]. 周丽华,刘宁. 光明中医. 2017(21)
[5]脑分水岭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 苏应龙,王智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02)
[6]急性脑分水岭梗死进展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 徐辉,方岩,王经忠,杨青松,姬卫东,刘琴,张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2)
[7]不同分型的分水岭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 殷萍,魏亚芬,卢冲,刘永丹,臧召霞,朴钟源,房秋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2)
[8]中国人脑分水岭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分析[J]. 董美学,胡玲,黄远军,贺维,王啸,魏有东,李琦,谢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6)
[9]高敏C反应蛋白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J]. 王艳秀,吴寿岭,朱婕,王剑利,金成,赵海燕,侯国盛,李冬青,李金锋,邸艳荣.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03)
本文编号:3331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3312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