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对血气分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4 18:47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状态改变对血气分析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无异常者40名为对照组,采集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检测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tcpCO2)、氧偏移度水平。结果 40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0.83%、25.00%、4.17%。两组PaO2、PaCO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tcpCO2、氧偏移度水平分别为(49.91±12.77)mmHg、(0.42±0.13)%,高于对照组(P<0.05),tcpO2为(46.67±11.46)mmHg,低于对照组(P<0.05)。最终28例存活、12例病死,病死患者在入...
【文章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3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病原菌检测
1.2.2 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检测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
2.2 病例组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
2.3 病例组与对照组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水平
2.4 病例组患者预后情况及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水平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创tcpO2、tcpCO2和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相关性[J]. 刘小明,陈泽,孙慧芳,刘秀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10)
[2]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 周峰,晏玉奎,许岚,谈鹰,徐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05)
[3]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的进展与评论[J]. 谢剑锋,邱海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7(01)
[4]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孙乐瑾,朱永,王华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4)
[5]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J]. 吴文,李敏,吴海鹰,聂昆,赵有芳,陈涛,张毅,余涛,钱传云.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09)
[6]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J]. 瞿金龙,赵良,王虑,王玺,李文放,林兆奋,刘雪峰.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03)
[7]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J]. 刘相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01)
[8]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原菌分析及脑钠肽对预后的评估分析[J]. 李淑雯,孙风红,陶尊晓,宋晶,赵玉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6)
本文编号:3436657
【文章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3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病原菌检测
1.2.2 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检测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
2.2 病例组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
2.3 病例组与对照组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水平
2.4 病例组患者预后情况及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PaO2、PaCO2、tcpO2、tcpCO2、氧偏移度水平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创tcpO2、tcpCO2和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相关性[J]. 刘小明,陈泽,孙慧芳,刘秀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10)
[2]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 周峰,晏玉奎,许岚,谈鹰,徐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05)
[3]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的进展与评论[J]. 谢剑锋,邱海波.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7(01)
[4]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孙乐瑾,朱永,王华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4)
[5]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测价值[J]. 吴文,李敏,吴海鹰,聂昆,赵有芳,陈涛,张毅,余涛,钱传云.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09)
[6]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J]. 瞿金龙,赵良,王虑,王玺,李文放,林兆奋,刘雪峰.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03)
[7]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J]. 刘相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01)
[8]急腹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原菌分析及脑钠肽对预后的评估分析[J]. 李淑雯,孙风红,陶尊晓,宋晶,赵玉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6)
本文编号:343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4366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