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内毒素休克发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3:23
研究背景:感染性休克是指感染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休克,为临床上时常发生的休克形式,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身体组织器官低灌注状态,进而导致缺血坏死,病情十分凶险,死亡率非常高(约为60%),虽然目前临床上采用各种积极的抗休克措施或拮抗细胞因子的疗法,但效果差强人意,成为诊疗过程中亟待处理的难题。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入侵导致的败血症休克是最为多发的感染性休克类型。脂多糖(LPS)在G-菌引起的败血症休克中发挥主要作用,通过给动物注射LPS引起的类似败血症休克的表现称为内毒素休克,是我们研究感染性休克的常用模型。LPS进入体内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大量细胞因子由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继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最终出现内毒素休克相关症状。由此可见,巨噬细胞在内毒素休克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z-VAD-FMK(zVAD)是一种泛caspase抑制剂,在许多细胞类型中可以诱导程序性坏死,并且zVAD在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中可以诱导程序性坏死。因此,研究zVAD对巨噬细胞的活性及数量的调控有望改善和治愈内毒素休克。研究目的:研究zVAD对巨噬细胞极化...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程序性坏死相关分子在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中的表达
3.2 腹腔注射zVAD可以缓解内毒素休克病情
3.3 腹腔注射zVAD缓解内毒素休克的机制研究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本文编号:3794790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程序性坏死相关分子在LPS介导的内毒素休克中的表达
3.2 腹腔注射zVAD可以缓解内毒素休克病情
3.3 腹腔注射zVAD缓解内毒素休克的机制研究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本文编号:3794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794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