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摘要】:目的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探讨二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13例患者按S IRS诊断标准分为S IRS组(78例)和非S IRS组(35例);S IRS组按预后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41例);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测定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中人白细胞DR抗原(HLA DR)表达强度。结果S IRS组、死亡组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较非S IRS组和生存组显著增高(P均0.01),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抗炎因子及单核细胞HLA DR的表达强度均不断降低,尤其是HLA DR最终低于非S IRS组和生存组(P均0.01)。白细胞介素6(IL 6)、HLA DR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有显著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11,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APACHEⅡ=(0.180×IL 6)-(0.868×HLA DR)+22.265(F=49.290,P0.01)。结论S IRS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持续升高,抗炎细胞因子、单核细胞HLA DR表达强度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分类号】:R365
【正文快照】: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u ltip 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 e,MODS)是重症患者的主要死因,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cin flamm atory response syndrom e,SIRS)是MODS的发生基础〔1〕。目前研究发现,危重患者往往存在SIRS和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 pensatory antii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连东,张旭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年01期
2 尹文,梁继河,虎晓岷,张松涛,蔡春,张金山;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3 刘懿禾,崔克亮,曹书华;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在MOD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9期
4 蔺宏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免疫失衡[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9期
5 林洪远,盛志勇;全身炎症反应和MODS认识的变化及现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11期
6 林洪远,郭旭生,姚咏明,程尉新,翁志华,韦文韬,盛志勇;CD_(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预测脓毒症预后及指导免疫调理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红;唐存亮;;胸部撞击伤致肺挫伤的治疗[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龚振华;姚建;杨军;季建峰;项铁;;血必净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1年04期
3 钱何布,郑志群,林兆凤,景炳文;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4 刘静杰;隋志甫;朱敬民;郝天智;;胸腺肽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调理的初步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4期
5 张华;;胸腺肽α_1对挤压伤伴重症感染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24期
6 郭剑颖;邓群;郭旭升;刘双庆;张玉红;何忠杰;林洪远;;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张勇;尧冬梅;;观察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J];临床医学;2009年06期
8 谭波,王兴勇;单核细胞HLA-DR抗原在MODS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的保护机制[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4期
9 王羽;胡运清;;急性重症胆管炎49例治疗体会[J];腹部外科;2007年06期
10 王烈;郭敬;陈红;钟梅芳;黎成金;;山莨菪碱对离体大鼠腹主动脉舒缩张力的作用及其机制[J];福州总医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强;崔乃杰;;重度脓毒症时机体氧代谢障碍的变化及中药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2 于向阳;;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活血攻下法对其影响[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3 崔乃强;傅强;崔华雷;范瑞云;崔乃杰;;血清胆固醇下降作为正虚邪实标志物及预后指标研究的初步报告[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成义;恩拉霉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静杰;严重烧伤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规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3 陈维;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害及山茛菪碱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4 于泳浩;重型脓毒症状态下的免疫平衡与调节[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5 张伟;严重胸部创伤肺泡及间质巨噬细胞TLR4表达差异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王蕾;参附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赵丽芸;复苏饮防治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闫红;靶向MD-2抗炎多肽的筛选及其对TLR4活化的阻抑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郑丰杰;从Toll样受体通路探讨加味桔梗汤治疗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于振香;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肺损伤中NF-κB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及人参二醇组皂苷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局部枸橼酸抗凝方式在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彭赛平;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改变结合APACHEⅡ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3 贵春梅;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婧;草鱼胆中毒大鼠急性肾损伤血清TNF-α动态水平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5 于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犬CD14~+单核细胞白细胞抗原-DR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布合力其·麦麦提;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犬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7 金良;动态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牛强;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9 陈为强;血毒清保留灌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沈勤康;血毒清保留灌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理机制的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志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2 胡健才,刘维永,梁继河,张殿堂,金伯泉;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3 尹文,梁继河,虎晓岷,张松涛,蔡春,张金山;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4 虎晓岷,尹文,梁继河,张金山,姚兵,宋祖军,蔡春;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9期
5 王今达;90年代多脏衰综合征:SIRS与MODS[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年06期
6 贺石林;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机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年06期
7 王今达,,王宝恩;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经庐山’95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年06期
8 雪琳;SIRS和MODS防治新对策的实验研究——血必净的药效学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年12期
9 王今达,雪琳;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并治——治疗重症脓毒病的新对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年06期
10 姜玉峰,岳茂兴;解毒固本冲剂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雪;李春盛;王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年02期
2 吴锦鸿;许国根;陈雯;缪群;裘力峰;顾清;黄卫东;;银杏叶注射液对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7期
3 张浩晔;刘振国;龚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2期
4 李茜,孙仁华,杨向红,徐云祥;全身炎症反应中脂蛋白与细胞因子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5 张步升;陈子英;;体外循环术后SIRS的防治进展[J];山东医药;2009年08期
6 杨晓刚;郭德和;何进喜;边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TNF-α,IL-6的变化及痰热清注射液对其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7 何国军;黄明;赖福生;卢少军;陈俊抛;;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田中秋;邓立普;;TNF-α、IL-6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达的研究进展[J];蛇志;2008年04期
9 张国友,邓小明;中性粒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年11期
10 杨光田;王进;;醒脑静对内毒素致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献;邓小明;;腹主动脉瘤外科重建术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2 杨光田;刘德红;;核因子-κB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阮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军宇;李春盛;;血管内皮细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孙向东;朱晓杰;;降钙素原对危重症患者的感染判断与临床价值[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胡万峰;;低钙血症在肝硬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灵慧;;1例乙脑疫苗接种致蜂窝组织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振娟;阮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周仁彬;林广裕;;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其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争议[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六届组稿会暨复杂急危重病例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耀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福;细胞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赵喜明;儿童癫痫病因新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杨慎峭 刘旭光 余曙光;艾灸治疗关节炎机制与细胞因子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许沈华;肿瘤基因疫苗已见端倪[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6 陈金伟;精浆中多种因子在C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科文;中科大肝脏天然免疫研究获新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正;干扰素/白介素可减弱细胞因子的抗抑郁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抑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N];健康报;2007年
10 肖鑫;抑制骨肿瘤细胞因子找到[N];健康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春辉;模拟HCV HVR1免疫7肽对人不同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刘占国;应用全血细胞因子谱评估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戴钟铨;模拟失重条件下骨相关细胞因子对前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周黎明;大黄素作用于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馨木;重组人Elafin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吕琼霞;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林云斌;昆母汤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陈继红;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犬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郭慧;Toll样受体介导角膜真菌感染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基因沉寂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吴华;不同膜平衡超滤影响体外循环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洪艳;AT-Ⅲ对SIRS/MODS大鼠血中细胞因子和内皮素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牡丹;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3 蔡军芳;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4 谢颖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及免疫调节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林进团;宣肺通腑法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晓琳;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李巧林;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疗效观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威;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9 雷洁;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洪婕;轻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28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52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