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血浆DN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危重症患者血浆DN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 检测EICU患者外周血血浆DNA水平,探讨定量分析血浆DNA浓度作为一种微创、快速检测指标,能否敏感及特异地反映危重症的严重状态;明确血浆DNA与ICU患者死亡率的时效、量效关系;证实血浆DNA有助于提高临床对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判能力。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危重症患者共190例。依次分别抽取患者入室即刻,入室24小时、48小时以及1周的外周静脉血5m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不同时相点血浆DNA水平。研究组根据预后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血液净化治疗,是否原发感染,是否继发感染:第一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EICU的滞留时间(天)等。记录患者入室即刻、24小时、48小时以及1周的APACH Ⅱ评分。采集实验室检验指标包括::入住EICU第1天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浆乳酸、降钙素原(PCT)降钙素原、乳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分析两组间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和血浆DNA浓度的相关关系。选择正常对照组30人例,来自本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与研究组匹配。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时相点血浆DNA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血浆DNA水平入室即刻时相点最高,随病程进展逐渐下降,入室后1周时相点最低。 3.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基本临床观察项目,包括年龄、性别、EICU滞留时间(天)、原发感染率及继发感染率、血液净化治疗率、机械通气治疗率、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乳酸、降钙素原、白介-6、C-反应蛋白、24小时APACHEⅡ评分、48小时APACHEⅡ评分、1周APACHEⅡ评分等,发现机械通气率(P0.001)、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P0.001)、24小时APACHEⅡ评分(P0.001)、48小时APACHEⅡ评分(P0.001)、1周APACHEⅡ评分(P=0.002)、最大乳酸值(P0.001)有统计学差异。 4.各时相点死亡组血浆DNA的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并且分别于入室24小时(202238(31027-2143826)pg/ml vs5983334(90728-9028945)pg/ml, P=0.020)、48小时(72362(26232-862152)pg/ml vs853396(120465-9187479)pg/ml, P=0.013)两个时相点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5.入室即刻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694)、24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12)、48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47),均显著大于24小时APACHEII评分曲线下面(0.529)、48小时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565)、一周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518),及第一个24小时乳酸值的曲线下面积(0.671)。入室后48小时血浆DNA浓度曲线下面积(0.847)最大,以血浆DNA浓度≥41106pg/ml作为临界值,其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0.6%,预测价值效果评价最好。 结论: 1.研究组危重症患者各时相点血浆DN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械通气率、第一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24小时APACHEⅡ评分、48小时APACHEⅡ评分、1周APACHEⅡ评分、最大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性别、EICU滞留时间(天)、原发感染率及继发感染率、血液净化治疗率、降钙素原、白介-6、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异。 3.死亡组的血浆DNA浓度高于存活组,其中24小时、48小时两个时相点血浆DN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血浆DNA浓度水平的变化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价值高于APACHE Ⅱ评分及乳酸的预测价值,其中以入室48小时时相点血浆DNA浓度的预测价值最高,因此,定量检测血浆DNA浓度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外周血血浆DNA 危重症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59.7
【目录】:
- 英文~.略词一览表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3
- 1 前言13-14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14-21
- 2.1 研究对象14-15
- 2.2 仪器与试剂15-17
- 2.3 样本采集与处理17-18
- 2.4 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的建立18-20
- 2.5 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学的评价20
- 2.6 数据统计分析20-21
- 3 结果21-34
- 3.1 标准曲线的制作21
- 3.2 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反应的溶解曲线21-22
- 3.3 Rea1-Time Quantitative PCR反应的扩增曲线22-24
- 3.4 依据标准曲线得到样本的Ct值24
- 3.5 对照组和研究组血浆DNA浓度的分析24-25
- 3.6 存活组和死亡组间各临床基本参数的分析25-26
- 3.7 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浆DNA浓度的分析26-27
- 3.8 反应疾病状态的各项参数与血浆DNA浓度的分析27-31
- 3.9 血浆DNA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31-32
- 3.10 血浆DNA及各项参数判断危重症患者预后能力的比32-34
- 4 讨论34-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4
- 致谢44-45
- 综述45-52
- 参考文献50-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勇强;王成友;张敏杰;倪勇;梁浩晖;韩庆;邓浩源;;降钙素原在早期预测和鉴别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胰周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年04期
2 彭亮;娄晓丽;侯彦强;;循环DNA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8期
3 齐英征;;降钙素原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2期
4 李梵;闫涛;李克;牟劲松;苏海滨;王慧芬;;血浆游离DNA用于判断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先锋试验结果(英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谢飞;刘志祥;陈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降钙素原检测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6 刘潇;任辉;彭代智;刘小玲;何斌;张宜澜;钱卫;李睿夫;段小冬;周灵;;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7 齐英征;多力坤·木扎帕尔;;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4期
8 区云枝;刘春林;邱铨;陈艺莹;李健芳;;降钙素原在菌血症中的预测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2期
9 彭春红;李云;张湘燕;叶贤伟;张谦;吕霞;;MEDS评分结合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价[J];贵州医药;2014年06期
10 傅利梅;;超声结合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青;表观遗传学修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2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62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