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髓鞘损伤临床和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3:24

  本文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髓鞘损伤临床和基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脱髓鞘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摘要】:一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carbonmonoxidepoisoning,ACOP)患者在中毒症状改善或消失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发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称为迟发性脑病(Delayed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DNS),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被称为“假愈期”。目前认为脑白质脱髓鞘损害是该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但髓鞘损伤的机制不清,存在多种假说。同时目前临床对DNS患者白质脱髓鞘情况观察多是通过CT或MRI平片,仅为图像的感性认知,缺乏病情客观评价标准,因此DNS髓鞘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认知相对较少,临床治疗缺乏统一标准。本课题着眼于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通过临床总结、客观检查和动物试验的手段,寻找DNS白质脱髓鞘病程的客观规律,进而寻找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第一步为收集临床资料。通过检索我院高压氧科2007年至2012年五年来的DNS病例资料,入选共122人,主要回顾其病情变化特点及脑CT、MRI等影像检查时间与结果,初步评价脑白质脱髓鞘损害的时间特点。经过数据整理,其中34名患者在假愈期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12人未发现脑白质脱髓鞘表现,其检查时间为3.7±1.2d,22人已出现脑白质脱髓鞘表现,其检查时间为10.9±6.3d。而110名患者在DNS发病初期及病程中即两次及以上行头颅CT或MRI检查,均可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其中17名患者报告中提及“较前有所好转”。而影像学可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时间从中毒后3天到中毒后97天,仅有4人脑白质脱髓鞘表现消失。以上结果提示DNS患者白质的广泛脱髓鞘表现可能并非中毒后立即出现,但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步设计临床观察试验,将DNS白质脱髓鞘表现由主观评价转入客观分析。选择核磁共振中可以进行定量数据分析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进行影像学检查,量化评价DNS患者脑白质脱髓鞘损害情况及神经细胞代谢情况。选择2013年1月至5月在我科就诊的DNS患者20例,其中12名男性,8名女性,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51.2+11.2)岁。根据工作实际,选取病情加重至最重期及治疗1月后两个时间点进行核磁共振DTI+MRS检查,提取病损区ADC及FA值,质子波谱NAA,Cho等值。并结合患者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对患者症状表现进行客观评分。结果发现MMSE和ADL评分治疗1月后已有明显提高,但DTI的ADC值和FA值均无明显改变,MRS结果为NAA/Cr在治疗后明显升高,提示神经元功能活性增强,但Cho/Cr无明显变化,提示髓鞘损伤修复不明显。由此分析DNS患者白质脱髓鞘后实际修复时间较长。 第三步设计动物试验。因中枢神经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cells,OLs)包绕神经元轴突形成,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向OLs分化是髓鞘形成中的关键步骤。根据MBP特异性表达OLs,,NG2特异性表达OPCs,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 Blot,WB)测定CO染毒大鼠脑中MBP和NG2,以评价OLs和OPCs状态。取体重约400g雄性SD大鼠36只,经Morris水迷宫基础训练后,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一氧化碳暴露组,18只采用CO腹腔连续间隔注射法,制作大鼠重度中毒模型,通过水迷宫试验评价染毒后大鼠行为学表现。发现大鼠染毒后出现明显中毒症状,部分大鼠死亡。经定位巡航试验检测,染毒组大鼠记忆、学习能力明显下降。于染毒后第1、3、7、14、21、30天将染毒组和对照组大鼠各取3只取脑,通过WB法检测MBP和NG2表达。WB检查结果发现3天起染毒组MBP和NG2表达均减少,NG2明显,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4天后MBP有所回升,但NG2表达无明显恢复。 结论:CO中毒后主要损伤脑部OPCs细胞,造成OLs细胞生成不足。OLs细胞在逐渐凋亡而无补充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神经功能正常,即“假愈期”。待OLs减少到一定程度后,神经受损表现逐渐出现,患者出现逐渐加重的一系列DNS症状。患者病情迁延,脑白质受损表现始终存在与OPCs细胞恢复缓慢相关。而患者可能在神经元功能恢复后,利用残存完好神经通路,出现部分神经功能代偿,但脱髓鞘表现会持续更长时间。该发现可以初步解释前期病历统计及临床试验观察发现的情况,有可能是DNS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脱髓鞘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95.1;R744.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DNS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4-18
  • 一、资料与方法14-15
  • 二、结果15-16
  • 三、讨论16-18
  • 第二部分 DTI 与 MRS 成像在 DNS 中应用研究18-23
  • 一、资料18-19
  • 二、方法19-20
  • 三、结果20-21
  • 四、讨论21-23
  • 第三部分 大鼠 DNS 模型的建立与评估23-29
  • 一、材料23-24
  • 二、方法24-26
  • 三、结果26-27
  • 四、讨论27-29
  • 第四部分 CO 中毒大鼠脑 MBP、NG2 表达及 DNS发病机制探讨29-36
  • 一、材料29-32
  • 二、方法32-33
  • 三、结果33
  • 四、讨论33-34
  • 五、DNS 发病机制探讨34-36
  • 全文总结36-37
  • 参考文献37-41
  • 综述一41-46
  • 参考文献43-46
  • 综述二46-51
  • 参考文献49-5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峰;何先弟;;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家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宋孟龙;张献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年18期

3 林晓静;赵廷宝;刘少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与髓鞘形成及再生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周柏玉,迟丽屹,王静;脑多肽治疗CO迟发性脑病29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5 赵天智;常耀明;李金声;谢小萍;;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6 刘颖菊,杨俊卿,周歧新,薛春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0年05期

7 李立新;王海合;郭志勇;贾平方;崔燕;;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3期

8 温韬,赵金垣,赵伯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9 管叶明;刘学春;汪青松;;家兔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血清SOD活性与MDA含量及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10 廖秋菊;王晶;秦俭;王长远;田欣;;腹腔注射法制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643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643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