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8-18 10:39

  本文关键词: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脑梗死 rt-PA 动脉溶栓 机械碎栓 vWF


【摘要】:目的: 比较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与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天津市海滨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动脉溶栓入选标准并接受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其中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治疗组)35例和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机械碎栓联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线临床资料、血管再通率及术后(24h、7d、14d、90d)NIHSS评分、90d mRS评分、90d Barthel指数,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rt-PA用量、术后并发症及血浆vWF水平、PLT、凝血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 1、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术后24h、7d、14d、90d NIHSS评分(分别为7.60±5.42、6.143±5.30、5.15±3.03、4.50±2.15)均明显低于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11.47±6.03、9.18±5.18、7.39±3.20、4.30±2.44),均P0.05。90d mRS优于对照组,P0.05。90d Barthel旨数71.29±22.37,优于对照组,P0.05。 2、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血管再通良好率明显高于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P0.05。 3、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35例患者溶栓后大量脑出血死亡1例,无症状性脑出血3例,对照组1例溶栓后大量脑出血死亡,1例血管再通不良脑梗死进展加重死亡,无症状性脑出血2例。两组患者死亡(x2=0.380,P=0.538)及出血转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rt-PA用量(9.14±5.49)mg少于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13.68±6.43) mg, P0.05。PLT与凝血功能检测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提示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对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安全性相对较高。 5、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术后24h、7d血管内膜损伤标志物vWF(分别为2.48±0.47、1.91±0.39)IU/mL高于rt-PA动脉溶栓组(分别为2.05±0.42、1.62±0.47)IU/mL,P0.05: 结论: 1、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 2、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高于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 3、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与单纯rt-PA动脉溶栓组比较没有增加出血率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 4、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rt-PA的用量明显少于单纯rt-PA动脉溶栓治疗,且对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安全性相对较高。 5、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组血管内膜损伤较单纯rt-PA动脉溶栓组严重,但远期疗效仍优于单纯rt-PA动脉溶栓。因此,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技术。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rt-PA 动脉溶栓 机械碎栓 vWF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5
  • 研究现状、成果12-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5
  • 对象与方法15-20
  • 1.1 研究对象15
  •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5
  •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5
  • 1.2 试验方法15-19
  • 1.2.1 治疗方法15-16
  • 1.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16-18
  • 1.2.3 基线资料定义18-19
  • 1.3 统计方法19-20
  • 结果20-25
  •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的比较20
  • 2.2 两组患者溶栓后NIHSS评分20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90d Barthel指数比较20-22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90d mRS比较22
  • 2.5 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22-23
  • 2.6 两组患者溶栓后不良事件23
  • 2.7 两组患者溶栓术中rt-PA用量比较23
  • 2.8 两组患者溶栓术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比较23-24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的比较24-25
  • 讨论25-33
  • 3.1 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的优势分析27
  • 3.2 两种溶栓方法的风险分析27-29
  • 3.3 血管再通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29-30
  • 3.4 两种治疗方法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30-31
  • 3.5 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较高31-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8-39
  • 附录39-48
  • 综述48-63
  • 综述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海涛;李明华;赵俊功;;机械取栓在急性血栓性脑卒中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08期

2 罗秋云;刘涓涓;曾玮;;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年11期

3 缪中荣;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动脉溶栓技术探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3期

4 王耀山,王晔;脑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年08期

5 李小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6 朱青峰;王国芳;王千;边世春;;机械碎栓联合颅内动脉注射尿激酶、罂粟碱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2期

7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6期



本文编号:694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694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