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不同吸引方法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4:42

  本文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不同吸引方法的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机械通气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三种不同的声门下吸引方法的效果。 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48h的患者90例,按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顺序分为实验A组30例、实验B组30例、实验C组30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间断2h声门下吸引、冲洗的方法,C组采用间断4h声门下吸引、冲洗的方法。观察并记录三组VAP发生情况(体温、血白细胞计数、胸片、VAP发生时间、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吸引效果:排痰量及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量及性质,咽拭子、痰培养、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指尖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吸引并发症:呛咳、气管黏膜损伤、导管堵塞;28天死亡率;评分(疾病病情评分、APACHE II评分,Glasgow评分)。 结果: 1.三组患者在VAP的发生时间、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患者在咽试子、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痰液细菌学检查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细胞菌占优势。革兰阳性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3.三组患者痰液量、声门下滞留物吸引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患者血常规、动脉血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三组患者生命体征,声门下吸引并发症情况(呛咳、气管黏膜损伤、导管堵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间断2h、间断4h声门下吸引、冲洗在预防VAP效果相似,但间断声门下吸引与持续声门下吸引相比,患者耐受好,并发症少。 2.气管切开患者在咽拭子、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及痰液分泌物细菌培养病原菌的菌种、构成比较一致。 3.综合护士工作量、时间分配、危重患者关注度、临床可操作性等因素,间断4h声门下吸引、冲洗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吸引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 声门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55.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前言9-13
  • 1.1 气囊上滞留物导致VAP发生的机制9
  • 1.2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预防VAP的机制9-10
  • 1.3 清除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方法10-11
  • 1.4 声门下吸引的并发症11-13
  • 2 材料与方法13-20
  • 2.1 实验对象13-14
  • 2.2 实验材料14
  • 2.3 气道湿化14-15
  • 2.4 声门下冲洗液15
  • 2.5 标本细菌鉴定方法15-16
  • 2.6 其他16
  • 2.7 实验方法16-19
  • 2.8 统计学方法19-20
  • 3 结果20-25
  • 3.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0
  • 3.2 三组患者VAP发生情况比较20
  • 3.3 VAP机械通气天数、入住ICU天数、28天病死率比较20-21
  • 3.4 三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比较21
  • 3.5 三组检测指标比较21-22
  • 3.6 三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22
  • 3.7 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引流量情况比较22-23
  • 3.8 三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构成比较23-25
  • 4 讨论25-35
  • 4.1 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与VAP的相关性25-26
  • 4.2 不同声门下吸引方法的效果分析26-27
  • 4.3 三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别27
  • 4.4 不同声门下吸引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27-30
  • 4.5 三组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GNB为主30-31
  • 4.6 声门下吸引护理管理要点31-33
  • 4.7 局限性及展望33-35
  • 5 结论35-36
  • 6 参考文献36-41
  • 7 附录41-52
  • 附录A41-42
  • 附录B42-46
  • 附录C46-48
  • 附录D48-52
  • 参考文献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莲芳;章凤;贾培艳;丁慧;贾杨阳;朱红娟;;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刘海燕;谭爱梅;曹莉;贾文君;程凤琴;;冲洗式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2期

3 史广玲;刘夕珍;杜海燕;;银尔通、呋喃西林、洗必泰用于间歇气囊上滞留物冲洗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20期

4 郭新荣;殷艳玲;司旭艳;李麟;;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年08期

5 钟耀区;吴思仿;林传焕;;持续声门下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3期

6 周丹丹;冯婕;白丹;;两种声门下吸引法对气道黏膜损伤的比较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9年12期

7 张爱华;吴海峰;李萍;;人工气道高容低压型气囊管理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7期

8 杨小妹;席淑华;岳立萍;;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3期

9 来纯云;刘英;;不同强度负压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18期

10 王巍;;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在ICU防治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75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75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