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发布时间:2017-08-30 17:09

  本文关键词: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斑点追踪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 收缩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定量测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及整体径向应变(GRS),探讨其评价AMI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方法采用美国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M5S-D相控阵扇形探头(频率1.5-4.5MHz)和4V-D相控阵扇形探头(频率1.5-4.5MHz),帧频≥25帧/s,配置三维成像及定量分析软件。收集83例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82±9.37;健康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64±10.81岁;采用RT-3DSTI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室收缩期GLS、GCS、GAS及GRS的应变值,,分析RT-3DSTI特征;并评价其与双平面Simpson,s所测射血分数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研究RT-3DSTI急性心肌梗死组在观察组内和观察组间的一致性。 结果1.83例中,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图像质量差和左心室显著扩大被剔除。急性心肌梗死组35例,完成应变测量和Simpson,s法测量所需时间短(所用时间分别为63.7 5.84秒和104.013.49秒),P<0.05。2.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测值比较,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心肌梗死组收缩期左心室GLS、GCS、GAS、GR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LS、GCS、GAS、GRS与双平面Simpson,s法所测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703-0.712-0.8050.787,P值均0.01)。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T-3DSTI测量在观察组内和观察组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结论RT-3DSTI可准确、简便、快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该技术不依赖左心室容积变化的影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心肌的运动情况,并可在床旁检查,尤其适于急危重症床旁检查,因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斑点追踪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 收缩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2.22;R540.45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5-7
  • 摘要7-8
  • Abstracts8-10
  • 前言10-12
  • 资料与方法12-14
  • 结果14-16
  • 讨论16-18
  • 结论18-19
  • 附图19-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30-37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39
  • 个人简介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介琦;;急性心肌梗死合Ou心力衰竭[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2 汪谋岳;急性心肌梗死和口服避孕药[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7年17期

3 宋方树,崔钊,赵成军;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阑尾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4例的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1999年10期

4 赵彦平,吴时琴;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6例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9年02期

5 赵学英!064200;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3例[J];河北医药;2000年10期

6 张艳滨,赵晓丽,王翠清;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0年04期

7 徐国华,岳丽华,张萍;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8 肖青,张兰,闫哲;急性心肌梗死186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9 逄淑兰,张新科;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杨丽霞,张青春,王继红;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久之;万献尧;;急性心肌梗死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因素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董惠翔;;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A];第7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姜秀云;;一氧化碳中毒致急性心肌梗死8例临床分析[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谢苗;;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与观察[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晓玲;刘洪;孙世伟;王海江;;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应用IABP的护理配合[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傅向华;胡少东;范卫泽;吴伟力;李世强;苗青;薛玲;;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红旭;尚菊菊;;北京地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及预后转归10年资料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燕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无创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静;郭玉红;;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37例临床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肖艳;;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和节气规律的研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朝晖;溶栓新药:开通血管方便快捷[N];科技日报;2008年

2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解跃辉;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表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何世桢;警惕无典型症状的急性心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李虹伟邋通讯员 蒋月荣 王永亮;远离心肌梗死威胁[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章秋;根据症状体征早识心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唐夏;中青年成心梗院外死亡主要人群[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7 霍仁;突发心脏症状的应急处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本报记者 胡珉琦;监测心梗[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阎红;自体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N];健康报;2006年

10 记者  葛素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陶正贤;VEGF165和Angiopoietin-1在缺血心肌特异表达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姜朝新;蛇毒溶栓联合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陈绍良;经冠状动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澍;犬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受损心肌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倪玉霞;冠心Ⅱ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书宁;基质弹性在确定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最佳时机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8 徐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量效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童晓云;补肾活血方强化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齐书英;急性心肌梗死及模拟心肌缺血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连芳;大剂量极化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邓鹏;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祖琳娜;脉压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苏文;行直接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院内结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5 牛少辉;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Cx43及TNF-α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6 段文慧;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李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齐霁;内皮型NO合梅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范春琴;自体骨髓源干细胞动员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姜云发;不同时段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60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760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