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脓毒症中免疫负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13 13:34

  本文关键词:脓毒症中免疫负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免疫 炎症 负调控 脓毒症


【摘要】:正传统观念认为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失控的、持久性全身炎症反应。目前,人们渐渐认识到,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免疫激活状态,负向调控机制在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脓毒症的初始阶段,以大量的促炎介质释放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机体可能经历了一个免疫负调控阶段,表现为淋巴细胞增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免疫 炎症 负调控 脓毒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0156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05CB522602)
【分类号】:R459.7
【正文快照】: 传统观念认为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失控的、持久性全身炎症反应。目前,人们渐渐认识到,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免疫激活状态,负向调控机制在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脓毒症的初始阶段,以大量的促炎介质释放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程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解婧;王杰军;;锌指蛋白A20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的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年01期

2 卢中秋;李萌芳;梁欢;邱俏檬;杨光田;周铁丽;洪广亮;吴斌;;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肝组织Toll样受体及髓样分化蛋白-2的表达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年01期

3 白祥军,唐朝晖,邹声泉,邱文洪;创伤早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国兵;杨利荣;唐朝晖;白祥军;;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6期

2 裘辉;涂永久;李小凤;韩健;梁华平;;创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史军娜;刘美芹;刘杰;陈玉珍;卢存福;;沙冬青A20/AN1锌指蛋白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柏力;糜建红;杨明粲;张伟;;锌指蛋白基因抑制人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年04期

5 白祥军,唐朝晖,邹声泉;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侯国存;冀文茹;陆江阳;;树突状细胞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中的作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王维;林雷;郭敏;粱彦军;孟祥艳;张文成;;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的鼠ZFP580基因功能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贾青;张维东;王朝霞;王兆朋;张月英;张俊平;;不同剂量乙醇对小鼠早期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9期

9 袁蓉;张蓓;陆晓媛;张培影;程乾;魏雅芹;汪建云;;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增强TNF-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朝晖;余彦;白祥军;郝友华;陈国兵;邹声泉;;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雷;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面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下游信号通路JAK3-STAT5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孙玉涛;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细胞改变与IL-2、TNF-α相关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3 张剑;NKT细胞在脓毒症后免疫紊乱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初环;卢中秋;李惠萍;吴斌;李景荣;胡国新;;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的建立[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2 王爱东,黄强,陈寒春,王飞,蒋滢,缪竞诚;凋亡相关基因TNFAIP3、ENC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年03期

3 卢中秋;梁欢;李景荣;邱俏檬;章圣辉;周铁丽;胡国新;吴斌;;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时外周血脂多糖受体mCD14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年Z2期

4 徐晓云;李彬;蔡建辉;王凤安;;核因子-κB“诱饵性”寡核苷酸抑制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TLR4、IL-8的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05期

5 卢中秋,李秉熙,黄唯佳,程俊彦,周铁丽;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6 卢中秋;梁欢;李景荣;邱俏檬;周铁丽;章圣辉;胡国新;吴斌;;头孢哌酮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血中mCD14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迁;苏小平;;TLR诱导的染色质修饰介导炎症反应的基因特异性调控[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9年05期

2 雷联会;韦中余;俞森洋;王瑜贵;程芮;杨洋;臧运金;;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年05期

3 吴浔音;免疫抑制因素[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2年00期

4 于世凤;;牙周炎破坏机理研究的动态——炎症介质在牙周炎及骨破坏中的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5 陈新;区永欣;陈洁文;;玉屏风散对风寒因素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预防作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993年09期

6 李淑瑾;内源性NO在炎症介质引起的气道微循环漏出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7年04期

7 王自法,潘承恩,刘绍诰;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8 闫柏刚,黄跃生,杨宗城,张会堂;立即与延迟切痂对烫伤大鼠若干炎症介质变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陈良万,吴锡阶 ,陈道中;原位心脏移植43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10 王淑芳,李静;抗甲状腺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兴红;宋国栋;汤华林;马印东;辛乃军;贾军;张磊;;早期联合应用MEP和大剂量rhGH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童琼娟;邢晓为;叶征;黎淑娟;王维;;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移植免疫抑制异种受体内跨种系感染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杜晓菲;吴春福;丁世荣;;合用红参酸性多糖与匹多莫德对小鼠细胞免疫调节的协同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谭雷涛;常维山;;中药对免疫抑制雏鸡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2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影响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玲娟;刘杰;成子强;刁秀国;王桂花;朱国;;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免疫抑制特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葛以跃;张改;王勇;胡伟;谭明娟;吴江平;;弓形虫感染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俭;姜中其;唐一鸣;金良;王康平;;灵芝和虫草多糖对免疫抑制实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欧德渊;许乐仁;田兴贵;付学志;;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仔猪小肠肥大细胞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五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生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贺喜;杨小军;张炳坤;呙于明;;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对环孢酶素A诱导免疫抑制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广新;刘玉第;张玉环;张理涛;;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疗效及相关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与防控对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山东农业大学 朱瑞良教授;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3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与防控对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4 广西大学 韦平 阳秀英;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防制策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5 蔡志玲;北京协和医院 采取“集束化策略”改善免疫抑制人群重症感染的预后[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夏季怎样提高养鸡效益[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夏季怎样提高养鸡效益[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8 薛汶;鸡群免疫抑制的表现[N];陕西科技报;2009年

9 广东省农科院 黄忠 博士;猪群健康生产要靠什么?[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10 刘学恩;注意防控霉菌毒素的危害[N];河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晨;干扰素-γ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胡鑫;两型TNF-α对荷瘤小鼠MDSC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江睿;神经肽Y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小分子炎症介质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张文瑾;早期凋亡细胞炎症及免疫抑制性质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马玲娣;中药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朱梁;NLR家族蛋白对NF-κB及RLR-IFN信号通路负调控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金其贯;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干预作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张明军;小鼠STO细胞植入无免疫抑制成年大鼠肝脏的异种移植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唐琳;肝再生增强因子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10 骆群;体外T细胞活化与输血免疫抑制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谕;调节性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7年

2 胡菁;甘草系列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花;CTLA4-Ig对同种肝细胞移植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4 王宗权;苏木免疫抑制活性部位筛选及化学成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赵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中IL-6水平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潘爱春;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杨焱;苏木免疫抑制活性部位筛选及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夏嘉陵;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IFN-γ、IL-4动态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张佳玲;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不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臧蕙;乌司他丁和α1-胸腺肽联合应用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4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844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