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NT-ProBNP浓度与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血浆NT-ProBNP浓度与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浆NT-ProBNP 浓度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状态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功能状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及临床Killip分级评估),并探讨血浆脑钠利肽前体(NT-ProBNP)对这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及与前两种心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关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EMI和NSTEMI)的15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LVEF值及E/A值)及临床心功能评级(Killip分级)对T2DM并AMI患者心功能状态的评估情况及对不同类型心功能状态与其对应的血浆NT-ProBNP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相关分析对血浆NT-ProBNP浓度与Killip分级、心脏LVEF值和E/A值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1)按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LVEF值及E/A值)对T2DM并AMI患者心功能状态进行分型可知,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正常者占总病例数的25%,单纯收缩功能不全者占5.8%,单纯舒张功能不全者占49.2%,同时存在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者占20%。对比不同心功能状态分型组间的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四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793,P0.01):①同时存在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者血浆NT-proBNP浓度最高,单纯收缩功能不全次之,,均较心功能正常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单纯舒张功能不全组血浆NT-proBNP浓度较心功能正常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在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功能正常组,血浆NT-proBNP浓度已明显高于阴性预测值(<400pg/ml)范围。 (2)临床医师对T2DM并AMI患者入院时心功能评估(Killip分级)统计显示,Killip I、II、III、IV级分别占49.1%、27.5%、11.7%、11.7%,对比Killip I至IV级四组间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9.303,P0.001):①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Killip I~IV分级升高而逐渐增高;②Killip IV级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其余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Killip I级的血浆NT-proBNP浓度也明显超出其阴性预测值范围。 (3)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与临床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21,P=0.000),与心脏LVEF值及E/A值呈负相关(r=-0.349,P=0.000;r=-0.266,P=0.003)。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常伴心功能不全,以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高;血浆NT-proBNP浓度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及临床Killip分级在对心功能评估中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早期存在的心功能不全的检出更为敏感。
【关键词】:血浆NT-ProBNP 浓度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87.2;R542.22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资料与方法12-15
- 1.研究对象12
- 2.相关定义12-13
- 2.1 糖尿病诊断标准12
- 2.2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2
- 2.3 血浆 NT-proBNP 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12-13
- 3.研究方法13-14
- 4.统计学方法14-15
- 结果15-18
- 1. 一般资料15-16
- 2. T2DM 并AMI患者心功能评估情况16
- 3. 血浆 NT-proBNP浓度与不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类型的关系分析16-17
- 4. 血浆 NT-proBNP浓度与临床不同 Killip 级别心功能的关系分析17
- 5.血浆 NT-proBNP浓度与临床 Killip 分级及心脏LVEF值及E/A 值的相关性分析17-18
- 讨论18-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26-40
- 1.冠心病并糖尿病的发病情况26-27
- 2.糖尿病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27-29
- 3.冠心病并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特点29-30
- 4.糖尿病作用于冠状动脉的相关机制30-31
- 5.冠心病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特点31-32
- 6.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32-34
- 7.糖尿病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34-35
- 8.小结35-36
- 参考文献36-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向东;卢海龙;连美玲;徐晤;;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1期
2 刘月洁,吴艳君;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3 陈泳;;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的检测意义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1期
4 陈康寅;李广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CABG仍优于PCI——评CARDia研究1年随访结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5 韦铁民,曾春来,陈礼平,陈群英,赵瑞英,吕干新,吕玲春;不同类型心力衰竭血浆B型尿钠肽浓度比较[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年03期
6 宋荟芬;李虹伟;;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及筛查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年01期
7 宋光远;吴永健;杨跃进;;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发心力衰竭的机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5期
8 刘访遥;雷长城;;氮末端脑利钠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年12期
9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12期
10 鄢盛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872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87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