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液体复苏策略效果及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15:29

  本文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液体复苏策略效果及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失血性休克 核磁共振氢原谱 代谢组学 液体复苏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血浆和颅内透析液的代谢相关指标及常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最优的液体复苏策略;研究HS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的变化情况,探寻特异性代谢物质。[方法](1)选取SD大鼠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根据实验设计随机分组(n=10):假手术组(C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乳酸林格液联合羟乙基淀粉组(LRS+HES组),待休克稳定1h后进行相应液体复苏,2h后抽血及收集颅内透析液,检测各组血浆及颅内透析液中的乳酸、丙酮酸、葡萄糖和丙酮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2)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HS组(每组各10只),Sham组仅行股部手术而不插管,HS组则行左侧股动脉插管并使血压维持在40 mm Hg,90 min后抽血2 ml,采用核磁共振氢原谱(1H-NMR)仪检测各组血浆代谢谱,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积法判别分析(PLS-DA),鉴别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C组相比,NF组的血浆葡萄糖和丙酮酸水平均降低,乳酸和丙酮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LRS+HES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NF组的4指标与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LRS组的乳酸外,C组、HES组和LRS+HES组的4指标均优于NF组(P0.05);其中,LRS+HES组的4指标均优于LRS组和HES组(P0.05)。与C组相比,NF组的颅内透析液葡萄糖和丙酮酸水平均降低,乳酸和丙酮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LRS+HES组乳酸和葡萄糖外,LRS组、HES组和NF组的4指标与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LRS组的乳酸外,C组、HES组和LRS+HES组的4指标均优于NF组(P0.05);其中,LRS+HES组的4指标均优于LRS组和HES组(P0.05)。与C组相比,NF组、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血浆ALT、AST、CK和AL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1H-NMR谱峰存在明显差异。PCA分析显示两组积分值的分布区域仅部分重叠,有较为明显的分离趋势,而PLS-DA分析显示两组的分布较为集中,组间无重叠;PCA和PLS-DA对应的载荷图显示,两组大部分产物主要集中在原点附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少数分布远离原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相比,HS组的脂肪酸(δ2.20,2.22~2.25)、醋酸(δ0.75)、O-乙酰糖蛋白(δ2.01~2.05)、N-乙酰糖蛋白(δ2.13~2.16)及VLDL/LDL(δ0.82,1.26~1.34)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失血性休克会导致大鼠发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其中以脂代谢最为显著。给予及时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缓解失血性休克的代谢紊乱,其中以乳酸林格液联合羟乙基淀粉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核磁共振氢原谱 代谢组学 液体复苏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59.7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5
  • 常用英文缩写15-16
  • 第一部分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代谢指标的影响16-36
  • 第1章 绪论16-20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2 复苏液体的选择17-18
  • 1.2.1 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17
  • 1.2.2 乳酸钠林格氏液和高渗乳酸钠17
  • 1.2.3 醋酸钠林格氏液与高渗醋酸钠17
  • 1.2.4 丙酮酸钠林格氏液与高渗丙酮酸钠17-18
  • 1.3 液体复苏终点的评价指标18-20
  • 1.3.1 血乳酸18
  • 1.3.2 碱缺失18
  • 1.3.3 胃肠黏膜pH值18-20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0-24
  • 2.1 实验材料20-21
  • 2.1.1 实验动物20
  • 2.1.2 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20
  • 2.1.3 实验试剂20-21
  • 2.2 实验方法21-22
  • 2.2.1 实验分组21
  • 2.2.2 HS模型建立21
  • 2.2.3 样本收集与处理21
  • 2.2.4 指标检测21-22
  • 2.3 统计学处理22-24
  • 第3章 结果24-28
  • 3.1 各组血浆代谢指标的比较24-25
  • 3.1.1 各组的血浆乳酸水平比较24
  • 3.1.2 各组血浆的丙酮酸水平比较24
  • 3.1.3 各组的血浆葡萄糖水平比较24
  • 3.1.4 各组的血浆丙酮标水平比较24-25
  • 3.2 各组颅内透析液代谢指标的比较25-26
  • 3.2.1 各组的颅内透析液乳酸水平比较25
  • 3.2.2 各组的颅内透析液丙酮酸水平比较25
  • 3.2.3 各组的颅内透析液葡萄糖水平比较25-26
  • 3.2.4 各组的颅内透析液丙酮标水平比较26
  • 3.3 各组血浆的常见代谢酶活性比较26-28
  • 3.3.1 各组的血浆ALT水平比较26
  • 3.3.2 各组的血浆AST水平比较26-27
  • 3.3.3 各组的血浆CK水平比较27
  • 3.3.4 各组的血浆ALB水平比较27-28
  • 第4章 讨论28-34
  • 4.1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机制探讨28-31
  • 4.2 实验结果分析31-34
  • 第5章 小结34-36
  • 第二部分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 1H-NMR代谢组学分析36-48
  • 第1章 绪论36-38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38-40
  • 2.1 实验材料38
  • 2.1.1 实验动物38
  • 2.1.2 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38
  • 2.1.3 实验试剂38
  • 2.2 实验方法38-39
  • 2.2.1 实验分组38-39
  • 2.2.2 HS模型建立39
  • 2.2.3 样本收集与处理39
  • 2.2.4 1~H-NMR仪检测血浆代谢组学39
  • 2.3 统计学处理39-40
  • 第3章 结果40-42
  • 3.1 两组血浆1~H-NMR谱峰分析40
  • 3.2 两组积分值的分布情况40-41
  • 3.3 两组产物的浓度分析41-42
  • 第4章 讨论42-46
  • 4.1 失血性休克会导致能量代谢异常42
  • 4.2 实验结果分析42-46
  • 第5章 小结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6
  • 综述56-62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2-64
  • 致谢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大鹏;张永军;吕春雷;王凤娇;翟真真;郑文哲;;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动态测定的临床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年04期

2 江海湛;;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限制性补液疗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06期



本文编号:954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954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