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联合代谢组学”筛选抑郁症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

发布时间:2017-10-26 17:22

  本文关键词:“联合代谢组学”筛选抑郁症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


  更多相关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代谢组学 标志物


【摘要】: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由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心境障碍及情绪低落,且发病率逐年升高。WHO预测,2020年MDD将成为造成人类残疾及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如今,防治抑郁症的工作仍然十分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不清晰以及缺乏客观的临床诊断方法。目前,临床上诊断MDD主要是临床医师依靠量表进行主观判断,但是由于其高异质性的临床症状,误诊或漏诊的现象频发。代谢组学能够检测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质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已经被广泛用于探寻神经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既往有研究采用代谢组学平台鉴定MDD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采用单一的代谢组学平台及没有考虑性别特异性性,使得得到的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开展抑郁症的“联合代谢组学”研究,探寻抑郁症男女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目的·验证神经精神疾病是否可能存在男女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验证“联合代谢组学”研究是否优于单一代谢组学平台·采用“联合代谢组学”探寻抑郁症男女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初步分析差异代谢物质在MDD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第一步:纳入患者,42例男性和44例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ipo·ar disorder,BD)患者及基线资料匹配的53例男性和43例女性正常对照(Hea·thy contro·,HC),收集晨尿,采用单一代谢组学平台(核磁共振技术)分析BD是否存在男女差异性诊断标志物。第二步:纳入患者,训练集中43例BD患者和78例基线资料匹配的HC,测试集中28例BD患者和48例基线资料匹配的HC,收集晨尿,采用“联合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探寻BD的尿液潜在诊断标志物,并与单一代谢组学平台进行比较。第三步:纳入患者,50例男性和43例女性MDD患者及基线资料匹配的75例男性和48例女性HC,收集晨尿,采用“联合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探寻抑郁症男女差异性诊断标志物,同时,纳入药物治疗后的MDD患者(19例女性和12例男性)分析得到的潜在标志物的可靠性。结果1.BD的性别差异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比较42例男性BD患者和53例男性HC发现,9个尿液代谢物质对区分二者有显著贡献,并得到四个潜在标志物(N-二甲基烟酰胺,甲酸,α-羟基丁酸酯和胆碱),其组合有85.7%的敏感性和90.6%的特异性,且不能有效区分女性BD患者和女性HC;比较44例女性BD患者和43例女性HC发现,11个尿液代谢物质对区分二者有显著贡献,并得到四个潜在标志物(N-二甲基烟酰胺,丙酮,α-羟基丁酸和草酰乙酸),其组合有81.8%的敏感性和83.7%的特异性,且不能有效区分男性BD患者和男性HC。2.BD的“联合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43例BD患者和78例HC发现,26个尿液代谢物质对区分二者有显著贡献,并得到五个潜在标志物(β-丙氨酸,2,4-二羟基嘧啶,壬二酸,假尿嘧啶和α-羟基丁酸),其组合有86.0%的敏感性和92.3%的特异性;独立样本(28例BD患者和48例HC)验证发现,得到的组合有96.4%的敏感性和85.7%的特异性。同时,该组合的判断BD的准确度(83.7%)要显著优于单一代谢组学平台得到的组合的准确度(71.8%)。3.MDD的性别差异“联合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50例男性MDD患者和75例男性HC发现,27个尿液代谢物质对区分二者有显著贡献,并得到六个潜在标志物(酪氨酸,N-乙酰基-D-葡糖胺,N-甲基烟酰胺,硫酸吲哚酚,柠檬酸盐和琥珀酸盐),其组合有86.0%的敏感性和90.7%的特异性,且不能有效区分女性MDD患者和女性HC;比较43例女性MDD患者和48例女性HC发现,36个尿液代谢物质对区分二者有显著贡献,并得到六个潜在标志物(m-羟基苯乙酸苯酯,丙二酸盐,乙醇酸,次黄嘌呤,异丁酸盐和壬二酸),其组合有86.0%的敏感性和93.8%的特异性,且不能有效区分男性MDD患者和男性HC。同时,经过药物治疗后,大部分差异代谢物质的水平都有恢复正常的趋势。结论通过单一代谢组学平台,我们发现神经精神类疾病BD存在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提示男女发病率不同的神经精神类疾病MDD可能也存在性别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通过“联合代谢组学”研究,我们发现其在鉴定差异代谢物质方面优于单一代谢组学平台。结果,我们采用“联合代谢组学”研究MDD的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得到了一系列在男性和女性MDD尿液中有改变的差异代谢物质,并且得到了MDD的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这些结果说明开发性别差异性MDD诊断的客观方法是有必要的。同时,我们的研究也为探索MDD和BD的发病机制提供前期研究数据。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代谢组学 标志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摘要5-9
  • ABSTRACT9-14
  • 前言14-19
  • 参考文献16-19
  • 第一部分 双相情感障碍的性别差异尿液代谢组学研究19-30
  • 1 材料与方法19-22
  • 2 结果22-25
  • 3 讨论25-27
  • 4 小结27-28
  • 参考文献28-30
  • 第二部分 双相情感障碍的“联合代谢组学”研究30-43
  • 1 材料和方法30-33
  • 2 结果33-36
  • 3 讨论36-37
  • 4 小结37-39
  • 参考文献39-43
  • 第三部分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尿液代谢组学研究43-62
  • 1 材料和方法43-46
  • 2 结果46-51
  • 3 讨论51-57
  • 4 小结57-58
  • 参考文献58-62
  • 文献综述:抑郁症的研究进展62-72
  • 参考文献66-72
  • 致谢72-7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谢组学国际合作交流研讨班[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年03期

2 封志纯;梅亚波;;代谢组学在儿科重病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6期

3 魏陆海;孙维洋;;代谢组学与中药现代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蔡爽;孙博;李发美;;代谢组学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5 康媛;李笑天;;代谢组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年04期

6 任洪灿;王广基;阿基业;郝海平;孙建国;查伟斌;严蓓;;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处理的新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12期

7 王陈;范国荣;吴玉田;;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年07期

8 张川;毛静远;侯雅竹;;代谢组学中数据采集及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0期

9 王刚;杜士明;常明泉;杨金霞;张秀华;叶立红;;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和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10年03期

10 朱来宽;梁景平;;微生物代谢组学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目次[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一期):营养代谢组学专题[C];2012年

2 薛佳;胡扬;陈奇;韩雪;;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薛佳;胡扬;陈奇;韩雪;;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周永明;任荣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代谢组学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长颢;;营养代谢组学[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四十一期):营养代谢组学专题[C];2012年

6 曹蓓;阿基业;王广基;;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郁胜强;;代谢组学及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8 李福山;白岚;;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谢组学[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小利;郭瑞臣;王本杰;;代谢组学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敏;杨成梓;陈红;;代谢组学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勇、通讯员 王占军、蔡怡春;国际“代谢组学之父”牵手武汉[N];湖北日报;2006年

2 郑见;用代谢组学“语言”诠释中医药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记者 李雪林 实习生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药走向世界[N];文汇报;2006年

4 李雪林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于丽珊;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受关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李雪林 杨磊;“代谢组学”助中医药走向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王华锋;合作可喜 前景可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周东浩;营卫与代谢组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记者 刘云涛;上海:代谢组学“联姻”中药研究结硕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胡德荣;改变人体内菌群治病成为可能[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疾病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2 何翠翠;基于生物核磁共振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山乔;基于代谢组学的水产品物流相关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4 姚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代谢组学变化特点及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5 陈建军;“联合代谢组学”筛选抑郁症性别差异性诊断标志物[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黎莉;疾病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夏建飞;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大林;代谢组学与中药研究中复杂体系的解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梁晓萍;基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小丽;基于多种分析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慧;家蚕蛹期营养分配关键代谢物的鉴定[D];西南大学;2015年

2 管仁艳;基于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微生物代谢组学方法提高Hygrocin A产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彦;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单体抑制小胶细胞活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宋瑞祥;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筛选膀胱癌诊断标志物[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5 徐威;定量代谢组学的方法构建及其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6 胡兰;代谢组学在相关妇科肿瘤中的发展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白顺杰;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氟西汀对星形胶质细胞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许卫萍;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微生物代谢网络[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梅映;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BDE-47早期暴露对小鼠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王宁丽;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99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099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