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基于谱动态因果模型的重性抑郁症患者有效连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2 15:22
【摘要】: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类疾病。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以往研究发现MDD涉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和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CEN)等多个网络的功能及连接异常。与传统的功能连接分析相比,有效连接分析更加侧重研究一个脑区对另一个脑区的因果作用关系,它不仅可以计算脑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也能获得脑区间信号的传递方向,能够更加精确地刻画不同脑区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对于阐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采用谱动态因果建模(Spectral Dynamic Causal Modelling,spDCM)方法对MDD患者大脑有效连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单网络(DMN)有效连接分析DMN在MD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功能连接的异常被大量文献所报道,然而有关DMN内的因果交互情况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工作利用spDCM对DMN单个网络内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以此探究DMN内有效连接的异常与MDD患病和复发的潜在关系。实验分别采集正常人、首发MDD患者和复发MDD患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再利用spDCM构建三组被试各自的DMN有效连接模式。对比分析结果发现,DMN左侧后顶叶皮层(Left Parietal Cortex,LPC)和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的连接异常可能与MDD的发病存在紧密联系,同时,本研究进一步发现DMN内mPFC到后扣带皮层(Posterior Congulate Cortex,PCC)的连接异常可能与MDD的复发存在关联。2.双网络(CEN/DMN)有效连接分析DMN又被称作任务负激活网络(Task-negative Network,TNN),与之相对应的是任务正激活网络(Task-positive Networks,TPNs),其代表网络为CEN。以往研究表明,DMN和CEN的正常交互对于认知、情绪控制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第二部分工作采用spDCM对DMN与CEN双网络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以此探究MDD患者TPNs和TNN的切换状态。spDCM的结果显示,正常人的有效连接主要集中在两个网络间的连接,而MDD患者的有效连接主要集中在各自网络内部的连接,这一结果提示MDD患者这两个网络间的信息交流可能减少。其次,MDD患者DMN到CEN的影响增强,而CEN到DMN的影响减弱,这也意味着TPNs与TNN的切换功能在MDD中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控制情绪。3.大尺度脑网络有效连接分析MDD患者通常同时存在情感、认知控制、注意缺陷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单网络(DMN)和双网络(DMN和CEN)有效连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大尺度脑网络有效连接分析及图论分析,研究了MDD患者视觉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听觉网络、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小脑、背侧注意网络、左右中央执行网络等9大网络的有效连接。实验结果显示,MDD破坏了静息态下大尺度脑网络间的均衡连接。同时,MDD患者中有三条异常连接与患者临床得分呈负相关,这三条连接分别为左侧楔前叶至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至右侧角回,以及视觉网络中的VN2至顶下缘角回。此外,图论分析结果发现,大脑正常的拓扑结构遭到破坏,使得大脑内部的信息传输效率降低,并且网络局部效率的降低也使得部分脑网络的防御攻击能力减弱。本文从脑网络角度出发,通过对MDD患者从单网络(DMN)到大尺度脑网络的有效连接分析,深入探究了MDD患者大脑网络内及网络间的有效连接异常,为MD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带来新的解释,同时也为该疾病的复发防治带来一定的启发。
【图文】:

分析方法


脑网络连接分析方法(改自[47]

示意图,结构连接,示意图,种子点


图 2.2 结构连接分析示意图(改自[49, 50])用的纤维追踪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确定性纤维追踪,,另外一种为。确定性纤维追踪需要事先设定好种子点,然后沿着种子点的主特征踪,每前进一个步长就会计算当前点的主特征方向,也就是弥散张量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9.4;O1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东明;;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女性重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甘肃科技;2014年14期

2 梅玲玲;蒋锋;王传跃;;重性抑郁症的内表型及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3 段存信;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情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年02期

4 关恒永;;离婚对男女重性抑郁症影响的差异[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年03期

5 段留章;;重性抑郁症出院时疗效及六个月随访[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年01期

6 李伟民;咖啡因对惊恐患者及抑郁患者的致焦虑作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9年01期

7 郑晓静;王智民;周福春;薄奇静;王传跃;;综合医院重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8 喻妍;赵靖平;杨栋;吴仁容;郭文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9 梁敏坚,李丽,李朝霞,胡波,林美玲,张亚哲;重性抑郁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J];广东医学;2003年01期

10 刘永红;杨坤;谢光荣;于雪;;重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特征与短期疗效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新胜;;重性抑郁症自杀患者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梅玲玲;蒋锋;王传跃;;重性抑郁症内在性表现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崔晓红;杨红;张克让;任燕;王艳琼;;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牛亮;杨红;张克让;任燕;崔晓红;彭菊意;;重性抑郁症患者病期人格特征及与症状关系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郭新胜;张瑞岭;侯彩兰;贾福军;;P物质能神经递质增强可能是重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袁国锋;;重性抑郁症复发的相关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潇;孙桂芝;黄斌;赵连生;王英成;周波;李涛;马小红;;首发与复发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头发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性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8 郭新胜;张瑞岭;侯彩兰;贾福军;;P物质能神经递质增强可能是重性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项玉涛;胡晨;王刚;;中国忧郁型重性抑郁症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药物处方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孙彦;高成阁;马现仓;王兰花;荐志洁;丁辉;渔博浪;;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海马生化物质异常与认知功能变化及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礼来公司新药Duloxetine可有效治疗重性抑郁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精神患了“感冒”“抑郁”如何排解[N];医药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艳清;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面部表情认知的脑结构和功能机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马宁;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和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欧阳萱;未服药重性抑郁症患者前额叶功能的不对称和胼胝体结构的失连接[D];中南大学;2011年

4 钟明天;抑郁认知易感者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特征[D];中南大学;2011年

5 朱雪玲;首发未服药青年重性抑郁症脑网络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李俊燕;常见精神疾病共享遗传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周振和;重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曹龙龙;情感障碍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赵倩;遗传变异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石湖清;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在情绪面孔加工任务和静息态下的脑网络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铭;基于谱动态因果模型的重性抑郁症患者有效连接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郑凯中;基于神经影像的重性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及结构网络异常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王璐;缓解期重性抑郁症患者对情绪相关图片内隐认知特征的fMRI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4 宋哲;重性抑郁症视觉皮层磁共振波谱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想林;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弥散张量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吴尚辉;重性抑郁症患者脑扣带回和杏仁核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4年

7 史丹丹;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默认网络的fMRI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孙自豪;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其与病程、执行功能障碍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刘海霞;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的脑神经机制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牛亮;重性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人格特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2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12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